韩剑英:《中庸》里的知行观及其时代意义(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核心经典《中庸》就对其进行了系统地阐发。本期报告,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韩剑英老师将通过细读《中庸》文本,结合自身心得体会,讲解知行的六个境界与五个次第、如何实现知行合一等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三、知行的六境界与五次第

在讲到“知”的时候,我们一般把它泛泛地称之为认识,“行”是实践,而在《中庸》里,“知”和“行”各有三种境界,或者说形式。《中庸·哀公问政》在讲到“三达德”的时候说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由此可知,“知”的三种形式包括:“生而知”“学而知”“困而知”;“行”的三种形式是:“安而行”“利而行”“勉强而行”。

先说“知”的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生而知”。《中庸》认为少数人具有生而知之的能力,这种人可能成为圣人。第二种是“学而知”,指通过学习知识来认识世界,这是绝大多数的人,这个“知”的过程是主动的,不像第一种是先天的、自然而然的。主动地去认识世界是人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这种认知和学习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现)和理性认识(括概念、判断、推理)。第三种“困而知”指的是有一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良好的学习机会,这一部分人往往通过在实际生活“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并想方设法去解决困难,从而获取知识。在古代,普通百姓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但仍然可以非常有智慧,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困而知”。

综上所述,《中庸》里提出的三种认识,“生而知”是先天具有的,“学而知”是主动学习得到的,“困而知”是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之后,被动地去解决问题所获得的一种认知。 这三种“知”在本质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中庸》对这三种形式没有作出简单的对错、好坏、优劣的判定,而是认为:“及其知也”,虽然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是能达到的高度是一样的。

再看“行”的三种形式:“安而行”“利而行”“勉强而行”。“安而行”与“生而知”的人相对应,因为自然而然就懂得道理,所以他们不必过多思考分辨就能心平气和地采取行动。“利而行”往往与学而知的人有所关联,因为他们要通过学习来获得行动能力。老子有句话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利”包括现实利益的金钱、物质和名誉等具象利益,同时也包括智慧、好的知识和思想等抽象利益。为了获取具象或抽象的利益,觉得应该去做,就叫“利而行”。第三种形式是“勉强而行”,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被动感比“利而行”更强,是在外界压力之下勉强自己不得不去做。对“行”的三种形式,《中庸》里也没有做出任何对错、好坏、优劣的判断,三者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样是一致的。

必须指出,《中庸》里提出“知行”的六种形式时是以“五达道”和“三达德”为中心来表述的。“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公认的社会关系;“三达德”即“知”“仁”“勇”三种基本行为准则,这充分体现了《中庸》“知行合一”思想的伦理性特征。

接下来我们讲《中庸》“知行合一”的五个次第,也就是知行的辩证法。

《中庸》认为:“君子之道费而隐”,知行所合之道是“费而隐”的,意思是广大到无处不在,又精微到不是一般人所能见闻。“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普通百姓,即便在认识能力上比较愚钝,也可以懂得一些,但是它的最高境界,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穷尽。普通百姓,即便说不上特别的贤良,在行为上也可以做到一些,而要达到实践的最高境界,即便圣人也很难做到。

这段话强调了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庸》中说: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往往被驱赶到陷阱中都不知道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这就是知行不合一的表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类似的现象,比如一个好的理论,我们兴奋地去学习它,自以为掌握了,但到了落实在行动中的时候就变得非常困难。基于此,《中庸》把实现“知行合一”的具体逻辑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五次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一个层次是“博学之”,要广博、广泛地去学习。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社会和历史具有开阔的视野,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步,在博学的基础上要“审问之”,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周密的思考,去追问为什么是这样。第三步,“慎思之”。这是一个界别分辨的过程,将前两个步骤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区别出孰真孰伪,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哪些有规律可循,哪些没有;哪些与我有关,哪些与我无关等等。第四个环节是“明辨之”,辨明是非对错、优劣好坏。要把前几个步骤中获得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为社会、国家和民族所用,就必须把握好明辨的环节。最后一个步骤是“笃行之”,踏踏实实地去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行合一”的辩证过程。

对应这一过程,《中庸》里有一段文字读来令人感到非常有力量: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凡是有没有学习的,学习了没有能学好的,就绝不停止;有没有求教过的,求教了还不知道的,就绝不停止;有没有思考过的,思考了还没有所得的,就绝不停止;有没有分辨过的,分辨了之后还不明确的,就绝不停止;有没有实行过的,实行了之后没有踏踏实实落实的,就绝不停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反复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反复一千次。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便人在认识上不是很聪明,在行动上不是很能干,也可以做到在认识上很有智慧,在行动上很有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庸》创造了一套以道为核心的“知行合一”的方法,这个方法使人得以实现从愚到明、从柔到强的转化。具体说来,在知上,愚而不昧,有价值,能判断,明辨是非,因而就具有了智慧;在行上,敢于在善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初心不变,坚定不移,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果敢决断,久久为功,所以就能柔而不弱,体现出一种自性的强大。这段文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学而知之的人最好把它作为一段学习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在行动上能够坚持“利而行”“勉强而行”的最好的理论支撑。

在这里,我穿插一个小故事。我们学校近些年来一直在组织“学习用典”活动,由各个专业的学生自主报名参加,我时不时会作为评委参与。有一次,有一个女生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内容,她讲得非常好,演讲技巧和ppt制作都很不错,到了总结的时候,她说“这五个词、10个字非常重要”等等,我就笑了。那位女生观察到了我的微笑,下来之后就问我:“老师您为什么笑啊!”我说:“我数学不好,数来数去,这句话里是5个词、15个字啊!”她解释说:“老师,这里面‘之’字重复了5遍,不重要,可以不计。”我说:“重复五遍,说明‘之’最重要啊!”后来这位女生赞同了我的看法。

根据上下文,“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可以解释为“道”,天地万物人之道,或者解释为“善”,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道”重在客观,是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善”重在主观,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从《中庸》的内容来看,知行的五个次第包括了“道”和“善”,是客观和主观的辩证统一。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