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援:文化自信与经典阅读(7)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所以文化自信是当前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期报告中,任大援老师从对文化自信的四点认识谈起,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现象、古代的经和经学、经学的发展和演变、“四书”的意义这四个方面,为我们深入解读了经典的阅读问题。

“五经”的作用和特征

在汉武帝时代,经学通过博士官的转化,通过教育的渠道,成为汉代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经学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在封建社会有三个特征,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经学支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

第二,儒家思想借助经学的形式,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普及,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基础。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儒学占统治地位?因为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是地位最高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它就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当然,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要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

第三,儒家的思想成为经学以后,有没有消极的方面?这是肯定的。儒家思想借助经学的外衣,也就是借助统治者的权威,具有了独断性。什么叫独断性?就是你不能批评,不能怀疑,不能指责。这种独断性就遏制了人思想的自由,在这点意义上,它具有一定的宗教性。宗教是强制性的。所以儒家在封建社会也有这种局限性。

这就是第二个大问题——经与经学。在先秦时期,特别重要的经典才能叫作“经”。汉代以后,只有儒家的思想才能用“经学”这种称呼,它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从“五经”到“十三经”的发展过程 

从“五经”到“十三经”这个问题就是讲经学在历史上的发展。首先,孔子整理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并加以整理,删繁就简,再加以注解、润色,给他的学生作为基本的读本。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非常简略,简明扼要。所以在孔子的时代,经也不是特别容易看懂的。这就需要有人加以注解,把内容充实、丰富一下。比如《春秋》里的“王正月西狩获麟”这么几个字,讲的是什么事情?“注”是对古书的注解,注解就要再叙述多一点。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作“疏”,再细化,疏展开。后来“五经”变成了“十三经”,清代人把“十三经”的注和疏都放在一起,就叫作《十三经注疏》,这个我们待会儿讲。

首先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历史书,它讲的是孔子所在的诸侯国——鲁国的历史,但是在孔子整理《春秋》之后,紧接着就有人给它注解,有三个注解,这就把《春秋》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了。

有哪三个注解呢?一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在汉代特别流行这部注解,叫《春秋公羊传》,也叫《公羊春秋》。还有一部叫《春秋谷粱传》。有一个人叫谷粱赤作的传,谷粱是复姓。这一部非常不常见,今天见到的就更少了,研究它的人也不多。另外一个人就特别有名了,叫左丘明,《国语》也是左丘明所写。左丘明注解的《春秋》叫《春秋左氏传》,也叫《左氏春秋》或《左传》。这部书因为特别忠实于历史原貌,所以被史学家引用得最多。我们今天学习也大体上用这部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