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子柒”式的田园操作

评“李子柒”式的田园操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把田园隐居生活写成了一首诗,流传千年而不衰,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元素。对美好东西的向往总是一脉相承,现代人同样有着自己的“诗和远方”。当有人告诉你,“诗和远方”就在乡村农舍、田间地头,那么也许你也会眷恋期盼。

最近,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因在国外社交媒体坐拥735万粉丝,拥有超高人气和关注度,引发网络讨论。有人认为她的视频展示了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化农村生活,是润物细无声的宣传,讲好了中国故事。也有人质疑李子柒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

一个“李子柒”有千万个读者,没有必要分出一个胜负,各持所见、仁者见仁皆不为过。不过对于“李子柒”式火爆,公众既没有必要一边倒式上升到“文化输出”的高度,也没有必要下定论冠之以“落后”二字。从网络舆论焦点关注的规律来看,多元化、易散光、难恒温的网络心态,“李子柒”能火多久首先就要打个问号?

现实的农村生活究竟如何?耕种、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等置身其中是否真的显得很唯美、毫无压力?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日三餐、四季忙碌,真的是否是那么潇洒自若?这些答案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想必都会知道其中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子柒”的火只能算是一个团队设计的“节目”火了,它与当下钢筋水泥式的“牢笼生活”形成鲜明对照,打开了人们追求简单纯粹生活节奏的心门,有人从中找到精神与心理暂时栖息的住所。不过,回到现实的工作与生活,哪怕回到现实的农村与田园,终究还是找不到客观实际的范本。所以说,“李子柒”成功了、火了,的确有着视频传播的魅力效应,但终究不能被抬举过高,我们需要正视它传播的社会规律与公众心理,方能正视中国农村现实现状。

如果相信“李子柒”是“文化输出”,我宁愿选择相信扶贫攻坚才是真正蕴藏在中国农村生活中的深沉力量。毕竟一个打造的理想主义“剧集”,是一个回不去的心灵追索,讲好中国故事还得立足现实的台阶,瞧见当下所作的努力,展示一个真实面孔,最少不应被“团队制作”所裹挟与掩盖。总之,我们需要看到中国上下为乡村建设、农民幸福作出的真实努力,还有农民群众为建设家园付出的汗水与勤劳。

当然,现代文明的网络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有选择观景生活窗口的权利,包括国外网友,他们也有在本国法律规定内的自由抉择上网浏览权。如何向国外展示中国农村生活、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固然并非一两个网红可以做到、可以代表的。埋藏在中国乡村那些为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一大批党员干部和无数农民群众才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且知,“李子柒”式的田园操作,农民叔叔真的会答应吗?真的会欣赏吗?真能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吗?且知,上下几千年的农耕深厚底蕴,岂能是一两个网红视频所能承载之重?(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1211/106994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