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肖群忠:孝老敬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

第二,居常与侍疾居常与侍疾养亲敬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体现《礼记•曲礼上》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冬温而夏凊”是说冬天要让父母及亲人住暖、穿暖,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快、清爽。“昏定而晨省”是说到了晚上,要先照顾爸爸妈妈入睡,之后自己才能睡;早晨起床之后,要向父母请安。过去,不管是在皇家还是民间,这都是人们长期遵循的基本礼仪,当然现在基本上都消失了。《礼记•曲礼上》里还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这些都是对父母表达尊重和敬意的一些具体的基本日常行为规范。“出必告,反必面”,出门和回来的时候都要跟父母打个招呼。现在我们国家有些小孩在这点上做得不够好,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比如韩国、日本,这些礼节性的东西反而被继承得很好。“所游必有常”,不管出去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干坏事。“所习必有业”,要有一个正当的职业。“恒言不称老”,父母健在时,不能说自己已经老了。这都是中国古代对履行孝道的规定。

《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一则叫汉文帝亲尝汤药,是皇帝行孝的著名典范,讲的是汉文帝贵为皇帝,对自己的母亲孝敬有加的事。汉文帝的母亲生病了,用的汤药汉文帝都要亲自尝过之后才给她喝。母亲病了三年,他从来都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很少脱了衣服去睡觉,经常侍奉在侧。此外,在中国古代民间也流传着非三代名医开的药不能给父母用,要自己先尝的说法。生老病死是人生四苦,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父母久病,对子女来说履行具体的伦理要求就需要经受一定的考验,所以有时候得了病以后父母才能看出子女是否是真的孝顺。

第三,顺亲与谏亲。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句话强调了“得乎亲”“顺乎亲”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连家庭关系都搞不好,在家不受父母待见,那怎么能尽好为人子的责任?在社会上又怎么能做好事情呢?我们中国人经常把“孝”和“顺”连在一起用,所谓孝,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听父母的话,孝顺就是顺从。老人都是爱子女的,他们的人生经验也比子女丰富,所以在某些问题上要尽量尊重老人的意见。反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上有所不同,当双方发生冲突,并可以证明是父母错了的时候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谏亲”。儒家在这点上还是比较民主的,它并没有说让子女绝对地、愚昧地去服从父母,除了宋明理学对儒学孝道的发展比较片面、极端,鼓吹“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以外,儒家经典文献中对亲子关系的叙述大多是比较客观的。以《孝经》里谏诤章中的句子为例:“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有一个能够给他提意见的儿子,就不会陷于不义。这段话强调了谏诤的价值和重要性。

对父母的谏诤要讲究方法,因为他们毕竟是长辈,如果方法不对,他们非但听不进去,还会觉得有损尊严和面子。用《礼记·坊记》中的话说,就是要做到“微谏不倦,劳而不怨,从命不忿”。可能一个道理我们多次跟父母说都说不清楚,他们也不听我们的,但是不管说多少次,我们的态度都要好,这才是真正的孝。在现代社会来看,“谏亲”在倡导亲子关系的平等方面很有好处。

2.“事死”的两个方面

对待去世了的父母亲族,首先要搞好丧葬与祭亲,其次是要继志述事。

第一,与祭亲儒家经典《礼记》为人所熟知的可能只有《大学》《中庸》两篇,但其中关于丧事的文章却有十几篇。在中国古人看来,事生是大事,事死更是大事。为什么要把父母的丧事办好?上古社会,人死了之后都被丢到野外。人类文明发展以后,大家开始觉得这样做特别不仁道,不能这样对待自己的亲族,总要把他们的遗体掩埋起来,所以人去世了以后要入土为安。按照儒家的说法,还要守孝三年。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把人的丧事办理妥当,“追远”就是祭祀、祭亲,时常感念亲族的恩德,这样的孝道实践可以使“民德归厚”。儒家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产生于祭礼,祭礼又具有“教诸侯之孝也”——教育大家什么是孝、如何尽孝的功能。另外,丧礼和祭礼还可以加强家族的团结。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大,有时候亲人相聚一下也不容易,父母的丧事和去给父母上坟就成了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由头,所以一定要办好父母的葬礼。在中国古代,办丧事有一套严格的礼节规定和办法,虽然今天丧礼越来越简约化,但是一般在民间,遗体火化后还要守一七(七天)、三七(二十一天)。

丧亲与祭亲要遵守一种伦理精神,就是《论语·子张》中说的“祭思敬,丧思哀”。办丧事的时候我们要表达出适度的、必要的哀痛,这也是自然的亲情流露,亲族去世,肯定是令人痛苦的事;祭奠的时候我们要怀着虔敬、敬仰、感恩的心情。

第二,继志述事。“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真正的孝子要继承父辈的遗志,发展父辈的事业,这种孝道意识很好地培育了中国人的历史意识。

《孝经》第十八章最后一句话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前面讲到的“事生”“事死”的六条规范都做到,那就算是履行了作为孝子的基本伦理义务。

衍生规范

第一,护身守身。这一点分为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从肉体层面来说,以孝道的传统观念来看,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护身体的完好是行孝的开始。中国人讲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的悲哀,你的身体健康才能给父母行孝,如果你不好好爱护身体,那谁管你的父母呢?

从精神层面来说,守身的意思更多。朱子注云:“守其身,使不陷于不义也;一失其身,则亏体辱亲,虽日用三牲之养,亦不足以为孝矣。”这就是说人要自重自爱,不能做坏事,一旦干了坏事,不仅损害你自身,还会辱及亲族。要是你总在外面惹事,在社会上做坏事,比如你犯罪了,叫父母担心,给父母及家族带来了很大的耻辱,那么就算你天天给他们吃猪牛羊肉供养他们,那也是不孝,这是从反面来说的。从正面来讲,《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人履行孝道终极的目标就是要积极做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令父母因你感到光荣,我们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这么产生的。你有没有出息不光是你个人人生发展的问题,它也关系到你的父母亲族。

第二,忠君爱国。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在中国古代,从事政治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为什么整个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孝?孝的内在精神跟政治里的一些原则是一样的。孝的精神实质是爱、敬、忠、顺。在家会孝亲,在单位就会听领导的,为自己的工作奉献一生。在家孝亲,在朝忠君,现在没有君可忠,但是我们可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单位,好好做人做事,这其实也是从孝道中推扩出来的一个含义。

第三,睦族尊老。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中有九族的概念,原先指的是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这种大家族就像生命树一样,树大分杈,一般过了五代以后,旁系越来越多,血亲的性质就慢慢疏远了,但是我们同属一个本家,可能还住在一个村,因此我们这个家族还要保持和谐。所以你不光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亲族,还要尊重本家的长辈,这是睦族的意思。

由这个道理推扩出来,在中国古代,一个村可能是一两个姓,所以尊老跟尊敬家族内的所有老人有时候就重合了。现代社会是一个地缘社会,我们要把这个精神扩展开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为什么要尊老?为什么要爱幼?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保护,他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大人,生命力比较弱;老人的生命力衰弱了,所以我们要给他关爱、照顾。比如公交车让座的问题。现在一些年轻人觉得我凭什么要给老人让座?公共交通是一个公共产品,按道理说每个付了费的人都有坐的权利,先到可以先坐。从我们现在的法权概念来说,不让座有错吗?没有。但是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人体力好,站一会儿没什么;老人体力弱,到了六七十岁、七八十岁,就站不住了,你让他坐一会儿,这是道德领域的事。反过来说,有些年轻人的道德素质不是那么高,他只是维护了自己的法律权利,老人也不能强迫他让座。人家给你让了,你感谢人家;人家没有给你让,你也就算了。过去在传统中国,大家一直都受到孝道的制约,所以我相信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会让的,因为他家里也有老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强迫,有些老人为了座位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举动,甚至失去了老人的尊严。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