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擦亮首都高校金名片

【2020-07】擦亮首都高校金名片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0)07-006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朝着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坚定前行。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首都高校的特殊优势作用,使其贯穿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之中,成为加强首都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实现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首都高校对北京城市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从古至今,教育始终伴随着城市的兴衰,代表其文明,积淀着底蕴,犹如一座城市的灵魂。首都高校无疑是首都北京最亮丽的金色名片。

一流学府波委云集,为城市形象标注鲜明印记。从国内外教育发展来看,大学孕育于城市,又成就了城市。提起一座城市,很多人会想到一所大学,不少名校都直接以城市命名,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许多优秀的高校。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等学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培养和创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促使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近现代中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众多首都高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影响和推动着整个国家近现代科学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实践。北京是高水平大学聚集之城,这些高水平的首都高校承载了无数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北京高校成为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心中的梦想殿堂。

优质教育资源富集,为城市发展注入核心竞争力。新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首都高校基于强大的学科优势,每年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超过20万人,源源不断地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力量,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是首都北京最根本最基础最长远的竞争优势。同时,首都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满足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在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温暖民心、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创新创业活力涌动,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当前,北京拥有8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62个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均列全国第一。在北京的重要发展节点和重大活动中,首都高校持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领域,首都高校倾力提供科技支持、人才支撑,助力北京成为国际高科技快速发展城市的典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首都高校通过全方位服务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政治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完成全部 36 个主题彩车中35个彩车和21 辆礼宾车的设计工作,依托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开发27个版本仿真系统,对21520个表演数据进行建模和计算,以秒级和厘米级的精度为20万人“排兵布阵”,为国庆盛典装上“科技大脑”,用创造性成果向世界展现了首都气派与大国形象。

在适应调整提升中优化发展方式

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从工业化中后期向知识科技驱动新时期的转变,首都高校不仅要迅速主动适应,而且要高效服务于这一变化趋势。

主动谋变,树立全面资源观。用好首都资源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具体到高等教育,要树立全面资源观,把用好中央院校的资源作为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计。一方面,应推动“市属”向“市域”的理念转变,破除区别对待中央院校与市属院校的陈旧思维,架通共建与共享首都发展的桥梁。另一方面,应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支持体系,重点在“用”上做文章,引导支持中央高校立足京华大地办大学,将首都优质院校所独特的高附加值转变为强劲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蓬勃动力。

顺势而为,调整首都高校规模结构。近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在此背景下,首都高校要顺应北京“减量提质”的发展要求,调整办学规模和结构。从办学水平看,当前93所首都高校中有民办高校16所、高职高专院校17所,共有师生员工约15万人,占首都高校总规模的15%左右。这些院校不少是小规模办学,学科层次和水平较低,与首都功能的匹配度并不高,同样需要减量发展、整体提质增效。从办学规模看,本科层次要在做优上下功夫,引导首都高校面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制药行业等高端研发产业,面向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行业,面向文创、现代农业等创新应用产业,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对于研究生层次要重点支持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加首都高校优势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比例,形成结构更优的首都高校发展格局。

创新机制,提升首都高校的服务能力。从过去首都高校服务保障首都重大活动的一系列鲜活案例中,可以总结出关于创新支持首都高校发展新的规律性认识:高校参与完成重大任务,对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有益处,首都高校应在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成长。因此,支持新时代首都高校的发展思路,应该由单纯的“给政策、给资金”转变为“搭平台、压担子”,建立和畅通首都高校参与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通道,引导高校在担重任、克难关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实现政、学、研、产、用的科学融合。建立对接机制,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力度,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与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将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首都建设的方方面面有机衔接,推动首都高校常态化参与首都高质量发展进程。搭建专项平台,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市里所需、学校所能”的原则,组织高校参与更多科技攻关、城市治理等重大工程,承担更多的服务保障任务。深化引导服务,完善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学校办学治校的全面工作,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参与首都发展提供指导。

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中彰显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首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要融入参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充分挖掘和激发首都高校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切实将首都高水平大学集中的势能转化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培育建设全国政治中心的“智囊团”。注重强化首都高校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咨政、启民、育人重要作用。建设理论研究宣传阐释新高地。支持北京市重点培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研究和宣传实践,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解读、引领时代的能力,探索凝练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建设国家高端智库荟萃地。推动首都高校始终秉持咨政报国的情怀,不断增强善谋远谋的本领,发挥人文社会专业荟萃的优势,加强对国家和首都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成为思想成果辈出、咨政人才集聚的重要阵地,更好地为中央和首都决策服务。建设爱党爱国立德树人示范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铸就首都高校爱党爱国的鲜亮底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发掘大学精神价值,打造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助推器”。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首都高校弘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典范。提升校园文化的承载力。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首都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引导高校用心培育打造高格调、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更好地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载体,增添首都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提升艺术院校的牵引力。首都众多的艺术院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相关行业的最高水平,要发挥好这些院校文艺工作者的独特功能,用德艺双馨的品格培育塑造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支持其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首都特色的精品力作;要鼓励艺术院校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瑰宝,为传统艺术插上科技翅膀,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精神价值。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塑造力。首都高校除了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外,还应承担起提升首都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责任。要积极推动文化艺术进基层、进社区,组织举办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首都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在涵养城市的儒雅气质、勾勒城市的文明线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厚植人文交流基础,提升建设全国国际交往中心的软实力。高校是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理论思想交融交汇的重要场所。要增进首都高校对北京发挥首都外交功能的支撑支持,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扩大北京的国际影响力。以校际合作发挥公共外交功能。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是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公共外交的重要范畴。要支持首都高校履行国际交往的职能,引导高校师生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让广大知识分子发挥起对外宣传、国际传播的使者作用。以学科优势发挥技术支撑功能。充分发挥语言类高校学科优势,紧密对接首都外交需求,支持北京多语言交流互通平台建设。要组织师生广泛参与首都主场外交活动,像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防境外输入防控工作中发挥高校语言翻译支持和志愿服务功能一样,让国际交流成为高校服务首都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契机。以留学生教育发挥民间交往功能。精心培育“留学北京”品牌,推动北京成为优秀留学生的向往之地。要为外籍留学生提供读懂中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路径,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群体,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夯实民意基础。

凸显科学研究优势,激活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动力源”。首都高校要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科研优势,在承接服务首都发展重大项目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带动北京高科技发展与硬实力提升。激发高校师生创新潜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破除“五唯”等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主动为科研人才和创业项目解束缚、搭平台,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索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措施,支持教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创新创业活力在高校竞相迸发,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能量。引导师生把精彩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制定首都高校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计划,创新开展红色“1+1”“双百行动计划”等项目,组织高校直接服务北京建设的重大项目,开展重点难点问题科技攻关,集中科研力量破解首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围绕“三城一区”建设优化高校空间布局。从国际上看,一些成功的园区型创新中心,背后都有世界名校强大的原创力作支撑。要引导首都高校根据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合理布局有关学科,建设实验基地。特别是在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植入相关的高校资源,提升区域核心科技水平,全面支撑“三城一区”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N].人民日报,2019-05-01.

[5]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N].北京日报,2019-12-09.

(作者简介:狄涛,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