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化中找寻传统节日生命活力

在变化中找寻传统节日生命活力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这几句,出自元人舒頔写端午节的一首词,其中所讲到的挂艾草、菖蒲、缠五色丝线等习俗,今天仍在很多地方盛行,这就是传统节日与习俗的深入人心。

端午,其实只是这一节日的名称之一,是其二十多个名字中最常用的一个,于此之外,还有艾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等,从这些名字即可窥见其与疾病或防疫关系之紧密——传统上,这一天也是提醒人们重视驱病、禳毒、防疫的重要节日。于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而言,庆祝这样一个节日,也就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当然,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元素是纪念屈原。防疫与纪念屈原之间似乎并无关联,有些混搭的意味,不过,这样的“混搭”在当代也不罕见。比如,七夕节原本是一个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的节日,民间也有在此日“乞巧”的习俗,但被附会上“情人节”的意义则是近些年的事。但也正是这一新近附加的意义,让早已日渐式微的七夕节获得了新生,成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必过的一个节日。于传统节日而言,这自然是一大好事。

传统节日如端午,如今也在面临同样的处境。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下越来越深厚的商业气息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与改变,也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商家“让渡”出一些亲身参与节日气氛营造的“权利”,比如,多数人不再手工包制粽子、制作香包、采集艾草,甚至观看龙舟比赛也由亲赴现场改为了观看电视或网络直播。

对很多习惯了亲自动手、亲临现场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人们而言,一旦缺少了参与感,便等于缺少了节日的气氛,似乎长此以往,将有节日或传统消亡之忧。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于那些从小便习惯于细细享受而非亲自参与气氛营造的人,尤其是对于当下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从节日中得到的快乐却未必比上一辈的人少。

从地域的跨度上来讲,庆祝的习俗无论是侧重于祭祀屈原,还是侧重于龙舟竞渡,无论是侧重于悬艾草、吃粽子,还是侧重于拴五色丝线、画额、薰苍术,都只是地域差异导致的习俗差异而已,并不影响人们对同一节日的文化认同与心理上的归属感。

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讲,无论是源头的战国、秦汉,还是发展期的隋唐、五代,无论是渐与今日趋同的宋元明清,还是社会生活面貌急剧变化的当下,端午节习俗具体的内容虽然不断变化,但其对爱国、向上与热爱生活的追求却一直不变。

如果新的时代不能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那么就说明这一传统节日已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无论是“云”观龙舟,还是亲手包粽子改为电商平台上选粽子,都说明端午仍然被当下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喜爱,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在发挥着其持续的文化影响力。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里,无论你举起的是酒杯还是清茶,无论你吃下的是咸粽还是甜粽,无论你是在现场鼓劲呐喊还是在家网上“云”观,都是向先人的致敬,都是对文化血脉的传承。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