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容小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不遗余力增产粮食,持之以恒提倡节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饭碗必须要端在自己手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粮食安全担忧,越南禁止出口大米,哈萨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麦、土豆等11种农产品,塞尔维亚暂停出口葵花籽油,其他一些国家也在相近的时间段发布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一方面,国际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生产受疫情影响,加上南方正遭遇着“七下八上”的洪涝灾害,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这个时候如果粮食全部指望外来进口,风险是不可估量的。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守稳农业基本盘,我们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只有确保了自身粮食安全,我们才能为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赢得主动;只有端稳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我们才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信心。

俭以养德,惜粮节粮,每一粒粮食都不该被辜负。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然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被浪费的比例高达35%。我们这代人,几乎都未经历过饥荒,没有尝过挨饿的滋味,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一粒米的分量、一个馒头里的艰辛。现在的日子好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浪费食物。当前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尤其不能铺张浪费,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在家吃饭,准备的饭菜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要有剩饭剩菜;出门请客,不要讲排场比阔气,“剩菜越多越有面子”的观念早已过时;点自助餐时,要实际掂量自身的“肚量”,按需取用;珍惜食物更要从小做起,教育孩子不管在哪儿吃饭都不浪费、不糟蹋,养成好习惯。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

光盘行动,文明就餐,党员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个党和国家的传家宝”。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引领社会风尚中当好旗帜,做好表率,坚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聚餐时做到按“需”点餐,洗米做饭时要量“粒”而出,公务接待时要坚持适“度”而行。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小到持家,大到治国,勤俭节约既是修身养性所必须,也与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党风连着政风,政风带动着民风,只有党员干部带头注重节俭,养成“点滴不浪费”“小处也节约”的习惯,便是为勤俭事业增添一砖一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粒米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也是无数人赖以生存的口粮。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扩散的大背景下,端稳自己的饭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重要。只有坚持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真正有底气将我们国家自己的饭碗端稳端牢。这个时代,挥霍不是荣耀,节约才是美德。(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818/1097691.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陈涛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