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明确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等要求,为新时代党建更好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目标、科学指引。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要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紧盯“小切口”做好“大文章”,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之路,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建强战斗堡垒,撑起社区居民“主心骨”。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将党的建设向社区延伸,健全组织体系,激发支部活力,实现社区从“群龙无首”到党建引领转变,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组建社区党支部,根据建成规模、院落分布、党员数量设立党小组,评选党员中心户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构建“社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在职、离退休、无职、流动党员等不同情形,建立社区党员信息台账,激励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鼓励无职党员及离退休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引导社区党员当好政策宣传员、民主监督员、公益服务员、信访调解员“四大员”。配强“头雁”队伍,优先考虑在职或离退休党员干部,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选派责任心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中心户担任支部委员,引导具有党员身份的优秀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负责人担任支部兼职委员,凝聚社区治理红色力量。
明晰职责定位,当好社区治理“红色管家”。坚持“党建+社区自治”,变“单打独斗”为“融合互促”,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资源优势,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积极配合,职能部门、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红色管家”党建联盟,综合协调处置社区事务,健全一体多元、协调联动的社区共治机制。履行牵头议事职责,社区党支部牵头协调各方力量,定期就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协调、议事、决策和监督执行,研究解决物业选聘、设施建设、服务收费等事项。履行吹哨建议职责,根据带头落实居民公约以及保安、保洁、保绿、保修等情况,对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监督,将服务效果及时报告社区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党组织,将居民反映的问题纳入街道督办和行业监管重要内容。履行党员评议职责,对社区党员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以及各级党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在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时征求居住社区党支部意见,激励党员在社区治理一线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服务供给,打造社区安居“幸福里”。坚持精准化、精细化,查民情、问民需、分民忧、解民难,变“坐等办事”为“主动服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打造“家门口”便民点,实现社区面貌大改变、服务大升级、幸福指数大提升,着力打造共建共治温馨家园。清单式解决痛点事,针对车辆乱停、违章搭建、高空抛物、宠物管理等居民反映强烈问题,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党员中心户包靠制,限期解决、彻底根治。点单式解决身边烦心事,全面推行“居民点单”微服务,坚持“支部带头,邻里共建”,对居民在业主群中提出的诉求快速反应,引导社区党员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建立结对关系,带动热心居民帮助解决身边小事,对不方便去社区办理业务的群众就近代“跑腿”,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菜单式解决民生保障事,建设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推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社区服务下沉,引导居家养老、儿童托管等专业服务入驻,菜单式发布社区服务项目、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不断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1208/1109946.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