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研究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理论涵盖村风文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固本之策。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具有独特历史发展脉络的民族聚居区,西部地区的乡村发展既与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存在“共性”,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个性”。研究好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共性+个性”,对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  西部地区  边疆区域  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对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的论述,既是对西藏等民族边疆地区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西部地区尽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

西部地区是一个地域概念的称谓,总体来讲既包括重庆、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涵盖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特点与全国总体上既有共性之处也有个性之处,分析研究好西部农村区域的整体性发展问题,实践意义重大。

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西部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激励下,高质量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同时,脱贫攻坚工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从西部地区的主要城市来看,均受现代化、科技化以及电子化的冲击,一般兼具城镇、农村两种社会形态特征。西部农村地区所受的现代化冲击程度虽不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但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在于此,因为,西部地区的大城市代表着西部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走向和未来方向。

从特殊性来看,西藏、新疆等民族边疆地区快速呈现出一半迅速进入城镇化、一半保留传统农牧生活的方式,在西部农村地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因此,研究好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阶段性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重大,也能全面反映出我国西部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努力方向和可以取得的成效。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

脱贫攻坚方面。自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西部乡村地区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把改善基础民生、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社会长治久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精准识别措施,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通过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措施,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了最低贫困收入标准。以脱贫攻坚工作最“难啃”的西藏自治区来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西藏5个贫困县区率先脱贫摘帽,2017年,西藏25个县区摘帽,2018年,再有25个县区脱贫,2019年,西藏最后19个县区摘帽。这意味着,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已经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产业振兴方面。从西部地区最具典型代表性的西藏自治区来看,西藏是全国唯一集中连片“三区三州”贫困全覆盖地区,底子薄、基础差,在西部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近年来,西藏广大农牧区都依靠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分红兜底、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主,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积极协调各级资金投资扶贫领域,实施产业扶贫,直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布局产业振兴,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贴合西藏特点的产业振兴行业。农牧业延伸产业的发展,其中,乳制品加工、牦牛养殖业、天然饮用水等行业是产业脱贫的重点行业和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的新兴行业,对西藏等民族边疆地区的产业振兴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从传统西部地区发展来看,贵州是全国综合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但也具备旅游资源较丰富的优势。为此,“贵州省通过将山地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渠道,走出了一条优质旅游、高效旅游、绿色旅游、满意旅游、智慧旅游为支撑的山地全域旅游发展新路,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精准脱贫成效显著”②。湖北恩施州在湖北省是深度贫困地区,也是湖北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恩施州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深入践行绿色产业发展理念,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走出了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③。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行政村或自然组的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自然是判断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西部广大地区充分依托区域定位,拒绝走传统城镇发展的老路,因地制宜选好找准发展的科学路径,深入研究中央经济政策,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领,认真分析本身具备的发展优势和自然禀赋,在做大做强产业振兴的同时,围绕城郊旅游和文化产业,分类推进,聚力推进,牢固树立让有能力发展产业的人发展产业、没有发展能力的人在产业发展中学习技能、稳定就业。

西部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改革开发4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速度,西部广大地区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和发展窗口,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夯实和科学调整,下一步,对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完善,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政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完善,相关理论政策不断丰富完善,党的十九大更是将乡村振兴放到了事关全局发展的关键一招来保障西部地区的“三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同时,这40多年也是西部地区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党和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社会局势健康持续稳定,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是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关键机遇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西部地区、重视西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地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为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提供了契机。

西部地区“三农”工作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在西部地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措施为手段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已成为发展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路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村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措施。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广阔的面积,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空间资源。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具体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社会治理制度等领域。不断为西部地区农牧业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不断为农牧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成为增强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国家将西部地区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西部地区连接祖国内地与世界市场的区位优势和纽带作用,有利于统筹推进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东西部联动,有利于西部地区面向周边国家开展更深层次和全方位的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四五”时期正是西部地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的关键时期。同时,民族边疆地区立足特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健康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农业产品,下一步,这些区域优势将转化为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机遇与挑战并存,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也只有清醒认识自身发展定位与在全国承担的功能角色才能和顺发展。

第一,生态环保治理存在不足。落实生态治理面临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对传统的柴薪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距离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使用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非法买卖土地和违建等行为依然存在。经摸底调查,西部地区建成区周边自1990年出现非法买卖土地现象,2010年左右违法建设开始猖獗,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第三,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村域发展不平衡,但征收土地的村组生活相对富裕,征地后的资金分配和安置用地分配都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影响现阶段的乡村振兴。

第四,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是“亚洲水塔”的主要水源地。现阶段,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不充分,经济效益低下,还需统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开发。例如,坐落于西部地区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市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川,是除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冰川,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但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还未科学完善落实。

第五,群众发展主观内生能动性不足。不少群众文明法治意识淡薄,受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宗教、民族习惯影响,部分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存在“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同时,碍于独特的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群众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经验略显不足,导致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缺失问题尤为突出。

总之,西部地区应紧盯乡村振兴的总体方针要求,抓住契机,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作者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社会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人民日报》,2020年8月30日。

②③陈祈安:《论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生态优先、旅游先行与精准脱贫》,《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第79页、第80页。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