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系统思维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运用系统思维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促就业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重点人群,当前既存在总量持续增长、就业压力增加的问题,又存在结构不优、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多种矛盾问题。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能只盯在就业部门,而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坚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统筹对高校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进行调整优化,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以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校毕业生社会适配度

首先,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主动构建区域融合发展共同体。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来定位发展战略,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构建区域融合发展共同体,增强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之间契合度,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

其次,高校应主动与区域内企业深度融合,培育区域支柱产业所需的特色专业。应融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在优化自身学科专业结构的同时,助推区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教双赢。以湖南为例,应根据“三高四新”发展战略,新增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专业。

再其次,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主动灵活地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更新优化专业结构和相应课程模式,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特别是要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建立完善专业设置调整干预机制。建立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动态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专业设置预警监督机制。

最后,要紧紧抓住高考综合改革机遇,尽快完善学校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招生环节方面,根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明确各专业招生选考科目要求,解决需要“招什么人”问题;培养环节方面,针对因选考科目不同而知识背景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科学设置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怎么培养人”问题,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提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契合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关键在培养好。一方面,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加强育人方向的精准度。除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切实扭转一味跟风学术型大学的办学模式,破除传统的学科课程学术化、理论化倾向,以需求为导向,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校、行业企业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等,形成具有高度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另一方面,在培养课程模式上加强育人内容的多样性。一是加强产教深度融合,与用人单位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式培养机制,使高校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需求无缝对接。二是聘任用人单位专业人士为导师,指导学生课程实践和设计,将用人单位项目作为学生课程项目来完成,提升学生应用专业技能。三是与相关学科联办双学位,培养具有多种实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四是邀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参与教材的更新修订,编制实践性、应用性强的教材。五是与用人单位深度融合,采取基于项目式、情境式、探究式、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加大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力度,提升实用专业技能。

以转变就业观为导向,化解企业和基层人才短缺矛盾

第一,与用人单位合作,加强职业规划和劳动教育。聘请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作为合作导师,帮助他们熟悉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引导毕业生树立服务企业和基层的勤劳奋斗价值观。大力宣传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国家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导向,宣传本地毕业生榜样典型。

第二,与地方政府合作,创造优惠条件引导毕业生返乡就业。建议对留乡返乡毕业生给予适当奖励,提高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基层岗位薪酬待遇,从法律、财政和税收上鼓励大学生留乡返乡就业创业、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就业补助机制,完善各地公共交通、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毕业生留乡返乡就业创业沟通服务渠道。

第三,健全高校与政府、企业协同机制,共同打造公共就业智慧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招聘求职、笔试面试以及特定岗位职业技能岗前培训等相关服务,提升疫情常态化下线上求职服务效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是基础、培养是核心、就业是检验,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各高校应抓住“十四五”规划发展机遇,坚持“招—培—就”系统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瑰曙,作者系湖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