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光荣传统 为民纾解难题(人民观点)

弘扬光荣传统 为民纾解难题(人民观点)

——学习党史为群众办实事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久前,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各行各业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即日起,本版围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推出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编  者  

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学史力行,关键在于实干为民,从党史学习中坚定初心使命、鼓足干劲

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在为民纾解难题中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在办好民生实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能不能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检验着党史学习的成效。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难点?民生保障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学史力行,关键在于实干为民,从党史学习中坚定初心使命、鼓足干劲。

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根源在于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从李大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到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送给老百姓;从脱贫攻坚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员冲锋在前,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的张思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甘于牺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价值底色。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就要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在为民纾解难题中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在办好民生实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经常在下乡时用自己的钱接济生活困难群众;收留3名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之后经济更加拮据,他甚至献血换钱给孩子补充营养,折射出共产党人始终心系困难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无私情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就必须把最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确保新征程上同样“一个也不能少”。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绕着走,还是迎着上,是嘴上说说,还是一抓到底,体现党员干部的作风和水平。当年兰考连年受灾,但焦裕禄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凭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带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事实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敢接“最烫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头”,才能找到为民纾困、解民疾苦的切入点;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当前,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问题,尤需各级党委和政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多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凡事想着群众的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生病后,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评价“郑九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就一定能永葆党的初心本色,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