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高地

构筑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高地

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的价值理念。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当前,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声音、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新形势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要求,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面对如何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特别是适应国际组织需要的尖端人才,让我国的青年人更加自信、从容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这一重要问题,高校必须作出回答。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号召,不断探索高端国际化人才的中国培养路径与方案,致力于构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高地。

优化组织机制,创新培养方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兼具跨文化交流能力、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了体系完备、富有特色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在顶层设计方面,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教学为主、实践引领、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总体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全校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学校依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成立国际组织学院,打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界限,主要负责国际组织学科建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与国际组织研究,为全校学生参与国际组织相关的学习实践提供引导、支持和保障。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聘请国际组织高级官员、专家学者组成国际组织实习任职顾问委员会,明确职责,精准对接,实现多方联动和资源共享;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家库,将学校国际组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在校生和校友纳入其中;及时了解校友在国际组织的发展情况,充分发挥校友的连接纽带作用、典型示范作用,广泛对接国际组织,带动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推动在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赴国际组织开展学术访问、科研合作或短期工作,与国际组织形成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的优势,在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国际组织理论与实务”、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开设的“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政治与科学”等与国际组织相关课程基础上,构筑了以“跨学科和实用性”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新开设由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国家局局长薛玉雪讲授的“国际公文写作”,由教育学院客座教授Fred Dervin讲授的“Writing in IO”以及由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执行秘书办公室高级官员陈爱萍讲授的《国际组织职业发展》等课程。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介绍国际组织运行的基本理论、采用的主要政策和开展的重要活动,扩展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功能的认识与了解,按照规定修满相应课程的学生将获得荣誉辅修证书。

拓展渠道平台,健全保障机制

在学校层面,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联系。通过定期走访、科研合作、出国访学、项目交流等形式,促进学校与国际组织签订实习生协议、联合建立实习与培训基地,就学生进入国际组织实习、就业计划进行沟通,与相关国际组织建立人才交流和实习实践合作关系。

在学院层面,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资助渠道,在法学院“中欧欧洲法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和国际关系学院“当代中国与欧盟研究硕士培养项目”的基础上,鼓励各学院依托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联系对口国际组织,如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法学院与海牙国际法庭、欧洲人权法院,劳动与人事学院与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建立长期联系,完善合作机制,深度挖掘国际组织的实习任职岗位。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信息网,实时跟踪采集并发布国际组织招聘信息,积极对接教育部属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向平台报送工作信息。

在经费支持方面,学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海外交流资助项目及校友的捐赠项目等,资助在校生参与国际组织的实习实践,为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提供经费保障。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减轻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研究生出国留学与海外实习的参与度。

在学业管理方面,学校开展了国际组织人才“新星计划”专项引领计划,举办“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计划”国际组织系列讲座,邀请相关国际组织官员、在国际组织长期兼职的专家学者等到校与学生交流分享。对去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毕业生在户口、档案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学生活动支持方面,学校专门成立了国际组织学院学生秘书处研究部,以“立足人大、面向世界、服务学生、沟通全球”为宗旨,集聚一批有志于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优秀学子,建立国际组织人才输送“蓄水池”,不断输送参与全球治理人才。同时,还组织筹办了国际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模拟谈判大会等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工作所需的专业素质,为有志成为国际公务员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优化培养路径,构建学术联盟

在全球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角色备受瞩目的大背景下,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离不开优质的师资队伍、科学的培养体系、完善的推送渠道、健全的制度保障。今后,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实践探索方面,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加深认识:

首先,高校应构筑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实际上对高校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组织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国际组织不仅是维护国家利益、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渠道,也是贡献大国智慧、体现大国担当的重要平台。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应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站在国家需求的战略高地,加强理论研究,为国际发展合作夯实基础;加强学科建设,为国际发展合作理论构建基本框架;加强人才输送,为国际发展合作贡献中国力量。

其次,高校应优化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路径机制。根据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发布的《联合国胜任力发展:一本实用手册》,国际组织职员需具备核心价值观、核心胜任力和管理胜任力三个方面共17 项素质。国内学者将其概括为价值认同、思维方式、个性特质、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五个方面。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应顺应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优化培养方案,探索相关学科、学位交叉培养方式。

再其次,高校应构建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学术联盟。各高校在探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打造各自的特色品牌,还应形成合力。高校之间应加强横向联系,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抱团推动工作开展,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探索成立中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联盟,共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确立。

(张毅博,作者单位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