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李敏:【家长课堂】独善其身与相善其群:道德、价值观及良好个性的养成(2)

三、如何对待孩子的言行不一

主持人魏戈我想问问孙老师,您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是不是也遇到过刚才李老师说的一些问题,比如分不清什么时候该进行干预,什么时候该尊重他的选择?您会有这样的困惑吗?

孙老师:刚才李老师谈到了道德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分别是0到9岁和9岁以后。我的孩子现在是9岁,我发现他小时候言行还比较一致,对是非对错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到了三年级,家长会发现孩子在观念上知道对错,行为上却会出现一些偏差。我觉得在道德教育中,家长要做的一是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二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些调整和指导。当观念建立起来之后,孩子不依照观念去做,这时候我们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调整和指导孩子的行为,这是我们的一个困惑。

李敏:这个问题是青少年道德教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刚才在讨论道德素养的概念时提到,父母会希望孩子习得或养成他们期待他了解的规则和美德。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如何让他做到言行一致是道德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为什么它能成为一个永恒话题?因为很难实现。

大概5年前,我们学校组织过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心理实验,对于道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推理、道德商谈的方式来观测孩子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的言行脱节问题。同样作为孩子的家长,我结合研究结果、道德理论和实践谈谈孙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知道规则,但由于需要自制力和付出很多努力,或者一些环境条件的原因而很难立刻执行。比如有人和没人知晓时,他可能做出不同的行为判断。从养育的角度看,孩子言行一致或不一致,跟他成长的有限性紧密相关。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比如6岁之前,从生理上讲,无论是神经、脑,还是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发育,相对成人来说都处于比较弱的阶段。这时候孩子表现出的言行脱节是生理未成熟的表现。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很容易跟孩子着急。比方说,你明知道糖不能多吃,妈妈一眼没看见你又多吃了两颗。你明明偷吃了两颗,却跟妈妈说没有吃。这种时候我们不能说孩子不听话、不够自律或者撒了谎。在一定年龄段之前,孩子的言行脱节跟他的规则意识还没建立起来直接相关。他成长生活中最先觉醒的是自我意识,很多行为由本能需要决定,就是我想吃糖、我要吃糖。对孩子来说,这时候来自外界的妈妈说的吃糖对牙齿不好,会影响待会儿吃饭的需求层次是靠后的。因此,言行脱节是大部分孩子在比较幼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的一种鲜明表现。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有自然的节奏;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现在多元化的社会和媒介生活中,外部影响会帮助他慢慢实现言行一致。

我们邀请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学者进行座谈、笔谈,查阅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孩子进入小学后,在言行一致方面会有一个明显的发展期。整体上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他在美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包括待人接物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可喜的地方。

研究发现,孩子进入小学,在家校共育的情况下,其言行一致性从一到三年级明显提高,到了四年级会有一个波动,甚至出现下降,之后慢慢呈现出学龄前的一些特点,我们将其称为言行分化。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老师从积极的一面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即言行分化是孩子的思想情感更加深刻、复杂、多元的体现。

 孙老师:他还是发展了。

李敏:对。他对具体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有了更多的动机性的解释和理由,对事情的决策不再是非黑即白、非是即非,而是有了更多元的形式。如果家长还简单地去要求孩子,很多时候都无法得到孩子的认同。有的孩子会直接表达否定,有的孩子用沉默表示不同意。不同个性的孩子的言行分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此我们不该感到焦虑,而应对孩子的个性特点、美德状态的表现形式多一些理解和学习。当在生活中看到孩子言行不一致时,我们可以转换思维,聆听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与他们多一些对话和理解。

   四、哪些对孩子的要求真正涉及道德规约

孙老师:家庭中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是不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结合您刚才谈到的理论,回顾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及孩子的成长历程,在9岁、10岁之后,孩子表现出的言行分化较幼年时可能确实是成长达到更高层次的体现,或者像您说的,是一种个性的建立。这一阶段,对他来说,一个真正自我的建立变得比妈妈的微笑和拥抱更为重要了。所以尽管他觉得妈妈或者其他人说的是对的,也知道社会规则就是如此,还是无法立刻照做。当然,说社会规则比较大,举一个生活中很小的事情,比如吃糖,如果他答应了不吃又吃了,是不是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

李敏:孙老师又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包括班规及家里的一些决定、建议,这些究竟涉不涉及道德问题?以孙老师刚才提出的家庭事件吃糖为例,我觉得应该再加一些条件,即吃糖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可能变成需要进行道德判断,对孩子进行道德引领的问题,什么情形下无涉道德判断和道德问题。虽然不能涵盖所有情形,但我们还是姑且假设一个环境。如果仅仅是孩子喜欢吃糖,妈妈出于自身的育儿理念不让孩子吃这样一个单线条件,吃糖对孩子而言就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更多的是价值选择的问题,与我喜欢吃糖,不喜欢吃水果类似。如果妈妈不增加其他附加条件,孩子承诺了不吃又情不自禁地去抓糖吃,也不应该进行道德判断。这时建议家长区分明确知道孩子有虫牙,或者马上要吃饭,他已经吃了三颗糖和一颗糖没吃想吃糖等情况,用家庭陪伴和引导方式处理。

如果家长用过多的道德上的方式去训斥、惩罚他,或者剥夺他的一些权利,会对他的个性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为本身他在很多家庭生活中就没有主导权,属于被动服从方,在做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事物的选择时,如果再剥夺他的选择权,以你不听话、你不是好孩子来过多地干预他,会让他的个性在与成人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受到损伤。

那么吃糖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道德引导呢?比如说糖是其他小朋友的,他很想吃,就偷偷从桌洞拿走了,这就涉及到了道德判断。所以进行道德判断一定要有明确的条件存在,适时介入才有产生作用的可能性。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地想在家庭生活中多吃一块糖,千万不要上纲上线,可以同他进行商议,通过慢慢引导让他逐渐接受家长的育儿观。孩子小的时候不要过多用好孩子、坏孩子来进行道德判断。

主持人(魏戈):是。刚才李老师的回答和孙老师的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在家庭、学校或社会教育的任何一个环境中,为儿童开展道德教育真的是一门智慧。我们很难通过硬性的道德准则去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对是错,更多时候需要在具体情境、真实问题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做判断。这一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道德推理能力,他不会用刻板的条目来框定自己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而是能够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做出更合宜的选择。我想这是包括老师和家长在内的教育工作者培养一个有道德素养的好孩子的理想目标。  

孙老师:是的。我想替学前孩子的家长提一个问题,就像李老师刚才提到的,在6岁之前,孩子出现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别人的东西的行为,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回应呢?

主持人(魏戈):其实刚才李老师也谈到了。首先,我们不建议家长立刻用成人的词语去界定他,比如用“偷拿”这样的词汇去给他贴标签,而是应该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他的需要,是因为很想吃,还是觉得人家的东西很好看。然后家长就可以告诉他,如果你喜欢吃,以我们家的经济能力是可以负担得起的,甚至我们可以多买一点,让你分享给同学。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