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张志坤:【家长课堂】让青少年敬畏生命与热爱生命

主持人:陈一彬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教育博士

嘉   宾:张志坤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王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专注力训练师

 

主持人:关于这一话题,作为家长的王楠是带着问题来的。那么,先请王楠谈一谈她的问题。

王楠:作为家长,我非常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比一个优秀的成绩更能让他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但是目前,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囿于悲观、抑郁的心理困境,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每每在新闻上看到这些,我作为家长就感到特别焦虑。所以在这里,我想跟两位老师交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些结果?

主持人:张教授,从您所研究的专业领域,如何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成因,或者说如何来定义在教育过程中开展的生命教育?

张志坤:刚才王楠谈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个案。这些现象的背后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原来,我们认为孩子出现的可能是心理问题、情感问题,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发现儿童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等活动。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把原来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变成对儿童生命问题的研究。我认为,这背后是从心理到生命的转化。

主持人:关于生命教育,从专业角度是如何定义的?

张志坤:谈到生命教育,我们有一个描述性定义。生命教育是基于儿童生命本身,通过生命活动,提升儿童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它是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

主持人:那么,生命教育是起源于中国吗?

张志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过研究和探讨。但对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开展,还是从20世纪60年代左右开始的。当时的美国,为了应对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生命关系紧张、自残自杀等社会现象,开展了一种教育,叫“Education for life”,译为“为了生命的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命教育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主持人:那么,儿童和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漠视生命的现象?

张志坤: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有家庭、学校、社交、手机等方面的影响。王老师,作为家长,您从家庭或是社会的领域分析一下直接原因有哪些呢?

王楠:第一,孩子学业压力相对较大,家长和老师过于看重分数。如果,对于孩子的要求更多放在学业上,那孩子就没有太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每天的运动量是不够的。

第二,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早,时长也越来越长。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对他的身心发育特别是大脑发育造成不良的刺激和影响。

第三,很多孩子的社交环境过于单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课外班、兴趣班填满,没有太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和交流的时间。

张志坤:刚才,王老师谈的可能是家庭生活这方面的原因。作为一名在校老师,我特别清楚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实际上,学生在学校遇到的一些困难,主要跟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学习成绩。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这自然会成为他的一种无形压力。第二,社交关系。学校还会出现各种关系,比如师生关系。我们希望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用身体条件、智力水平、家庭情况来衡量一个学生。这里,我们呼吁老师们要多做功课、多做努力。另外,还有生生关系。一个班里大概有三四十个孩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他们可能有小团队,也可能会孤立其他孩子,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校园霸凌。这种不良的关系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心理以及他对学校生活的接受和向往等。

主持人:刚才在台下交流时,张老师谈到运动能产生多巴胺。也就是说,运动在帮助孩子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起到释放压力、调节心理状态的作用。适度运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谈到学业压力时,我想到一个问题。曾经,我走过一个培训教室时,看到有个家长在教孩子数数。数什么呢?71之后是七十几?当时家长说:“71之后是?”孩子回答:“76。”家长说:“怎么能是76呢?到底是七十几?”孩子回答:“75。”家长说:“连76都不是,怎么能是75呢?好好想一想,你不要着急。”这个时候,我进去跟这个孩说:“宝贝,刚才妈妈提到76之后是七十几,我也不会,这个太难了。”那个孩子流着鼻涕,眼泪巴巴地看着我。我示意他妈妈给孩子擦一下。之后我说:“宝贝,76之后是多少,太难了,我们降低一个难度,弄一个不这么难的。”我又说:“从71开始数,71、72……”他就跟着我数,但数到76的时候,他来了个75。这说明,孩子在当时的情绪状态下很难数对。所以,我就从1开始数,他就跟我一起数,从11数到16时他来个17,从21到26时他来个27,这样一直数到76时他来个77。此时,我明显感觉这孩子的表情和状态不一样了。我跟他说:“宝贝,我们来个抢答,可以吗?”他说:“可以”。我说:“准备好了吗?”他答:“准备好了。”我问:“有没有信心?”他抹了一下鼻子,说“有信心。”然后,我说:“76之后是?”孩子回答:“77”。

其实,我们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且还用我们的经验过高地要求孩子,给孩子的学业带来压力。另外,每个孩子的自身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包括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发展以及习惯的建构都不一样。如果老师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孩子,就可能导致一些孩子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背负起一些压力。若此时,老师和家长再采用一些负向的评价模式和机制,比如批评、指责、谩骂,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学业压力,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叫“习得性无助”。

我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孩子就是家长的产品,如果产品出了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要找厂商的。也就是说,孩子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注意到,一些家长不太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或是缺乏这种意识。甚至有时候一些老师也是这样。我讲一个我观察到的案例。在幼儿园,有个小孩一直在哭着找妈妈,他的老师就来找我,说:“陈老师,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说:“怎么不一样了?”她说:“你看,我跟别的小朋友讲道理就听,这个小朋友就不听。所以他和别人不一样。”我问:“他来了几天了?”老师答:“三天了。”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分离焦虑。接下来,我给老师做了个示范。首先,我说出他的感受。我说:“你是不是特别想妈妈?”孩子说:“嗯。”我接着说:“一想到妈妈,你就希望她赶快来接你、抱你?”孩子说:“嗯,就是的。”我说:“你希望这个时间过得快一点,妈妈早点来接你,是不是?”孩子说:“就是的。”我说:“陈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让时间可以变快。”孩子说:“哦?”这时候,他开始不哭了。他说:“什么办法?”我说:“你看啊,时间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当你哭的时候它就变得很慢,当你和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它就会飞转。你想不想让时间变快啊?”孩子说:“想。”我说:“那你应该怎么办?”孩子说:“我要去玩。”这时候,他就变得开心了。其实,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建立连接。但在这方面,很多家长都是缺乏的。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