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张志坤:【家长课堂】让青少年敬畏生命与热爱生命(2)

张志坤:刚才,陈老师给我们讲了几个非常真切的案例,让我们体会到少年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学业、情感、关系的状态。同时,也给家长提了一些建议。现在的家长都爱学习,无论是从书本上,还是从手机短视频上,学的是什么,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这值得我们探讨。

主持人:没错。刚才大家提到,现在的孩子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导致人机对话太过密切。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没有情感。孩子是一个生命体,他的内心一定是日渐充盈的,他的情感是日益丰富的,凭此,他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张志坤:接着陈老师这个话题,我也想讲一讲自己的想法。人类学在这几年有一个中心话题,叫“人的身体回归”。面对人机对话越来越密切,我们既要看到它所带来的便捷性,对我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人的身体在哪里?孩子频繁接触电子产品,实际上是忽略了自己身体的,特别是感官。原来,孩子跟大自然接触,他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触是真切的、丰富的。而现在,孩子只要拿起手机,那几个感官就都不存在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画面,一家人吃饭,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大人会给他一个手机。孩子是安静了,饭也不吃就一直看手机。也许看手机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但我们不能忽略,儿童还需要身体训练,还要有了解自己身体感官的能力。比如,孩子玩上手机游戏后,他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反应迟缓,身体敏感度下降,到后来,他的意识、情感也就麻木了。所以在这里,我特别建议家长要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适度即可。

主持人:如果孩子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就会失去对美好生活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少了,那么来自虚拟世界特别是电子游戏的体验就多了。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第一,在虚拟世界里,孩子一直是被动吸引,所以他的意志力品质方面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那么他的情绪管理能力、自制力等也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二,孩子在虚拟世界的体验多了,那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体验就少了。这样的话,一旦脱离虚拟世界,孩子就会产生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失去生活甚至生命的动力。

王楠:很多孩子因为沉浸在虚拟世界而缺少了对美好事物的探究。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在自身上下功夫,努力跟上时代,这是一个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家长不能只关注结果而缺少了用心陪伴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多用心陪伴孩子,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夫妻关系。

主持人:关于到底是该关注分数还是该关注过程的问题,我认为,不要过度关注分数、关注结果,而是要重点关注过程,因为在过程中体现了孩子的态度。比如,我的孩子参加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我会问他:“你高兴吗?”他说:“挺高兴的。”我说:“爸爸也为你感到高兴。但是,爸爸最高兴的不是你拿到了这个成绩,而是你在此之前的两三个月里付出的坚持和努力,这是最厉害的。即使你这次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生允许出现失误。更何况,这种失误对于一个爱学习、能坚持的孩子来讲是小概率的,你第一次不成,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十次八次,总能做到让你比较满意的状态,所以不必过于关注那个结果。”经过这样的教育引导,你会发现孩子在对错、成败的事情上心态反而很好。

我们见过一些案例,一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孩子,要么是接受不了别的孩子比自己优秀,要么就是得不到某些成果,最后心理抑郁了,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王楠,你认为这样的孩子优秀吗?

王楠:这样的孩子并不优秀。在学业上,我希望孩子能达到自己的标准,并尽可能地去努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哪里是弱项,需要加强和弥补。但是社会上,学校和家长可能更关注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和成绩。但他真的优秀吗?可能他的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只是家长没有注意到。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长“夸”出来的。这些家长不太会夸奖孩子,眼光只关注结果,比如,他们会夸“孩子你真棒!”但是,我们家长要注意,夸孩子一定是在具体事情上,而不是只一句“你真棒”。如果一个孩子在这种“夸奖”的环境中长大,可能短时间内的成绩会很好,但进入中学,就会出现后劲不足,甚至引发其他问题。

张志坤:家长在对孩子学业和成长的期待中更注重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高考制度改革、出台“双减”政策等。前不久,国家还提出了“破五唯”要求,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大中小学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制度进行了调整,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也关注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也就是说,既有对结果的评价、对过程的评价,也有对自我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并让孩子在自我衡量中体会到进步。在学校改变评价观念、调整评价方法之后,家长也要联动起来,改变旧有观念。要知道,孩子总有自己比较擅长的那一个或几个方面。我们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特点,学校和老师也要为孩子搭建平台,提供支持,让他的优势特点得到发挥,同时还要加强补短板,让孩子全面发展。

主持人:对于这一系列评价标准,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改变一些观念和看法,正确看待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或者叫特质,这样才能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对此,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当家长、老师用说教模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那些说教就真的正确吗,就真的符合孩子当时的教育情景吗?未必。我认为,教育更多是我们要与孩子建立心理链接。任何教育行为的产生,尤其家长对孩子教育,应该是让孩子体会到你确实爱他,而不是打着爱的名义,“我这样做是为你好”,所进行的不顾及孩子感受的说教。还有,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把孩子的优势特点激发出来,从而更好地建构他的自信心或者内心的动力系统,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希望。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叛逆、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和行为。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