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熊李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解读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解读》。讲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尽管聚焦的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但是,如果想要彻底透彻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涵,我们就需要了解中国外交是如何从1949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只有了解了过去70多年中国外交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演变

我们可以从一个比较简单又比较清晰的视角来予以观察,这个视角就是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通过7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体系关系的发展演变,我们会比较好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内涵。

我们可以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1年),是革命性的外交,当时的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负向认同。

第二阶段(1972-1978年),时间非常短,是一个过渡阶段。

第三阶段(1979-2012年),是维持现状的外交,就是更加倾向于维持世界体系的现状。因此,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正向认同。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这几个阶段都包含哪些内容。

(一)革命性的中国外交(1949-1971年)

在这一阶段,当时的中国难以融入世界体系,对于世界体系也是一种负向认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只有10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几年之后,也就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到20个。196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也只有51个。当时中国难以融入世界体系,根本原因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接纳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过渡阶段的中国外交(1972-1978年)

在这一阶段,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1970年,也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前一年,只有56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几年之后,也就是1977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到115个,这一变化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当然,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过渡阶段,是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进入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正向认同的新阶段。

(三)维持现状的中国外交(1979-2012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外交主要是主张维持世界体系、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正向认同。

从国内来讲,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以创造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主要目标。在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两种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从国际来讲,当时有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也为中国融入世界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

因此,从1979年开始,伴随着国内的改革开放,中国外交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是一种正向认同。

在这一阶段,尽管中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有曲折,也有挑战,但总体来说,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接纳中国。2011年,也就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前一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达到176个。

这一阶段的中国外交可以用两个词、八个字来概括,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