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熊李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解读(3)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

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

1.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是如何发展的?又产生了怎样的需要?很显然,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全球化”。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存,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很可能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经济危机,一个国家的一场流行病很可能演变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所以,这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是各国无论主观上是否承认,客观上存在着广泛、深刻、共同利益的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多边外交,建设多边机制,强化多边合作,首先就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出版以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有一句共同的口号,那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担负着使命,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举国际主义大旗,中国的发展不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发展,不是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之上的发展。相反,我们更加强调两个“机遇”,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世界的发展也是中国的机遇。这样一种国际主义的使命担当,也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开放、包容的导向,它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

从国际来看,尽管国际形势风谲云诡、暗流涌动,我们必须万分警惕和小心,但是,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付诸实践,有利的客观条件仍然大于不利的客观条件。一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势不两立、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零和博弈;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员,逐渐认清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内涵,那就是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因此,理解、支持、欣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朋友越来越多。同时,在西方国家内部,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理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也不在少数。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无论是中国与少数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是中国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关系,还是中国与少数西方国家内部的不同公众群体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可以乐观地认为国际的客观条件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付诸实施。

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已经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已经在10∶7之内。近年来,中国商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同时,2020年尽管遇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是在全球的投资格局当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2020年,全球对外投资总额不过8000多亿美元,中国一个国家吸收的海外投资额就多达1600多亿美元,接近全球投资总额的20%。也就是说,国内的客观条件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国。另外,早在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吸收的国外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仅仅通过投资这一个角度,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充满了无限商机,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同时,中国并不是一个资金匮乏的国家,也可以向世界各国进行投资,进一步密切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些客观条件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够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能够付诸实施的重要基础。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两个原则

在讲了成就和原因之后,我们不妨来看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两个原则。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同时,根本保障就是政治安全。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四个统筹”:

一是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也就是说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家在对外交往当中的安全,同时也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安全。

二是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讲到国家安全,大家首先想到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国土安全。同时,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仅强调国土安全,也强调国民安全。无论国民在中国的领土范围之内,还是在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保障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是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传统安全指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安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稳定,经济运行是否有风险,在军事方面是否能够保障领土不受侵犯、保障国民的安全,这些都是传统安全。它主要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是指除政治、经济、军事之外的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环境安全、气候安全,这些都属于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往往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安全问题,它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反恐就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

四是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也就是说,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是谋求中国单方面的安全,而是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安全统一起来,而不是将中国的国家安全建立在牺牲别国安全的基础之上。

2.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非常丰富。

一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以在军事上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为路径的。同时,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开放的目的是互利共赢。

二是坚持正确义利观。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国家利益不是狭隘的、自私的,而是一种开放的、共同的,不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而是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

三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前面讲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征是“四个统筹”,即: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这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国家安全予以诠释,我们用了四个词,即: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共同安全。这与前面讲的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是相应的,就是中国的安全不是仅仅中国自身一个国家的安全,而是建立在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国家安全相对应、相辅相成的基础之上的。

综合安全。强调我们的安全不仅仅只有传统安全,也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非传统安全,它是一种全方位的,覆盖人们生活各个领域。

合作安全。强调不是通过对抗、通过单方面的军事力量的增长来保障自身安全,更多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安全,通过合作来推进综合安全。

可持续安全。强调以发展来保障国家安全、国际社会的安全。

四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强调的是开放创新、包容互惠。通过开放创新来实现发展,通过包容互惠来实现共同发展。

五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世界是和平的,同时世界又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在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文明之间建立通畅的交流,有助于整个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向前推进,其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非常重要。

六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今天,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一个重要的多边机制,就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给我们带来两个概念,即: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已经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既体现出对中国人民的负责,也在国际社会上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一问题上有非常突出的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七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大家可以发现,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有点接近于我们前面讲的维持现状的外交,就是我们要维护国际秩序、世界体系的基本稳定。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并不是用一种静态的方式来维护国际秩序,而是更加强调以动态方式来维护,即进行有益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改革探索。这是一种奋发有为。这种奋发有为不是要搅乱国际秩序,不是要破坏世界体系,而是在保持国际秩序和世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有益的改革尝试、改革探索,推动世界体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更好的方向是什么?这里指出了两大方向:一是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清洁美丽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的一个新的努力方向,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追求。

当然,首先讲的还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它涉及我们前面讲的传统安全。首先要避免战争的重大灾难,要能够享受普遍的安全,不仅仅是大国强国的安全,也是小国弱国的安全。强者公正,弱者安全,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普遍安全。

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就是共同繁荣,必须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共同的繁荣,共同的发展。

如何实现共同繁荣?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方式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经济合作,要将自己本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而绝不能将本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对立起来,那是非常狭隘、自私、短视的,最终会让自己的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当然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所以,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