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玉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策、路径及影响(2)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温室气体有哪些?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6%。还有甲烷和氧化亚氮。剩下的就是一些含氟气体。这些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比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甲烷的主要来源是牲畜的排泄物、采煤、垃圾填埋场以及一些天然的油气系统。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是化工厂麻醉剂。含氟气体主要来源是半导体、铝制品等。

大气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加剧了温室效应。每隔几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气候变化会出一次报告。每次都会对整个气候变化进行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估。比如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有现实背景的,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2021年8月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自1850-190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约1℃,并指出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来看,全球温升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这个评估是基于改进的观测数据集,说明该数据更科学、更充实、更可靠了。该报告还指出,第一,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水循环。第二,气候变化正在影响降雨特征。现在全球的极端降雨事件越来越频繁。第三,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很多影响。比如,海水倒灌对珊瑚礁,对红树林、近海岸的湿地生态系统、海洋渔业、城市基础设施、海岸整体小气候都会产生影响。第四,远古冻土融化,季节性积雪减少。第五,海洋变化,包括海洋变暖、酸化、含氧量降低等,都威胁到了海洋。

此外,对于城市来讲,气候变化的某些方面可能影响会更大。因为,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其实,未来的气候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类的行动。温室气体属于“长寿命”气体。因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比较长,即使人类停止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也会持续半个世纪。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工业革命以来,按照气体组别划分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统计中显示,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计已达2.2万亿吨。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30亿吨。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要既治标又治本。有专家预测,如果温升达到2.0摄氏度,则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风险会越来越多。

所以,人类该怎么做?我们要减排增汇。要从哪些方面来减排增汇?比如,我们要在能源领域实现低碳化。普通居民生活也要实现低碳。还有,从供给侧减排增汇。

我们在减排增汇以外,还要适应气候变化。我们在“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包括“十四五”规划中都提到了以科技为支撑应对气候变化。

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直接影响到碳中和的时长和难度。此外,碳中和又是碳达峰的约束。碳达峰越早峰值越低,碳中和的难度和成本也越低。

什么是碳达峰?就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什么是碳中和?就是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内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通过负碳技术、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形成全球共识,世界各国针对全球气候治理纷纷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先后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巴黎协定》等,对推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整体分为发达国家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集团。其中,发达国家集团又分为欧盟和伞形国家集团。发展中国家集团包括“77国集团和中国”。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必须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的过程肯定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气候治理的谈判上欧盟因为经济发达,环境状况良好,政治上环保势力较强,力图主导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走向;且因其清洁能源在本国能源构成中比例较大,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足的资金,极力要求立即采取较激进的减、限排温室气体措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组成的“伞形国家集团”多为能源消耗大国或碳减排压力较大的国家。由于担心减排行动对本国经济造成过大负担,他们反对立即采取减排、限排措施。但在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限排温室气体义务方面,他们与欧盟的立场是一致的。发展中国家集团认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应当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同时,反对在目前情况下由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限排温室气体义务。以上情况体现了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上的复杂博弈。

2015年,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这为全球的气候治理指明了大方向。实现“绿色低碳”是全球的共识,也是保护地球最低的限度。《巴黎协定》明确了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

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然呈增加态势。有专家预测,如果碳排放量在未来十年不能以每年7.6%的幅度下降,世界将失去实现1.5℃温控目标的机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市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将推迟至2021年11月。届时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全面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

2021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联合国的主要目标是使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全球联盟规模大幅增长。争取实现净零排放的努力必须成为每个国家、城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以及航空、水运、工业和农业等关键部门的新常态。

推动绿色复苏、加快低碳转型已成世界潮流和人心所向。低碳化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是未来产业竞争的重要方面,将促进全球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占全球的40%,其中大部分为发达国家。同时,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碳中和,覆盖了全球75%的GDP、65%的碳排放。

2020年,全球碳排放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排放达峰。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