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新时代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区域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

区域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竞争力会产生直接影响。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的思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造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包括协调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围绕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一些新特点,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这些新特点,同样也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再仅追求经济数量上的积累和增长,而是追求多个层次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系统性与可持续性。总的来说,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通过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尊重客观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只有对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发挥比较优势,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一方面,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着力培育原来就具备的优势,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同时,要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增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

完善空间治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主体的功能定位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应当有差异。因此,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对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地区等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根据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深刻回答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良策。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几对关系,包括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019年5月,在江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等,要求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统筹协调。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而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尤其是区域板块分化重组、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问题要抓紧研究、明确思路。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践中,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结晶。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迈出坚实步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