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通胀会持续推高一些国家生产生活成本
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发达经济体来看,通胀率都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本来随着美元加息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缩表,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缓慢回落,但全球大部分国家高通胀从生产价格指数(PPI)转移到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时滞期刚刚到来,会呈现PPI下降与CPI上升的交叉局面,尽管通胀风险短期内不会完全结束,CPI上涨预测会持续到2023年,但还可以控制在一定水平。俄乌冲突叠加美国上一轮疯狂“撒钱”,尽管美国已经开始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全球性通胀仍然“高烧不退”。
重要经济体创几十年来最高通胀水平。2022年2月,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印度、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荷兰、阿根廷、南非等近百个国家通胀率都创下历史新高,超过5%。美国3月通胀率高达8.5%,4月份8.3%,5月份8.6%,陆续8个月通胀水平在6%以上,创198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全年通胀率可能高达10%;欧盟一季度通胀率达到7.5%,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新高;德国3月通胀率达到7.3%,创40年以来的新高。通胀率持续飙升的国家居民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底层民众叫苦不迭。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22种有色大宗商品环比年均涨幅为62.64%,其中10种有色商品高于平均涨幅。镁、氧化镨、镨钕氧化物、镨钕合金这4种商品2021年涨幅超过100%。
受俄乌冲突影响,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扩大升级,全球市场反应剧烈,避险情绪加重,黄金、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价格一路飙升,运输价格暴涨。截至2022年3月15日,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和波罗的海成品油运价指数(BCTI)分别升至1279点和1032点,自冲突爆发后分别上涨375点和336点,涨幅41.5%和48.3%,同比增长75.9%和82.3%。新加坡大华银行预测,2022年二季度黄金价格为2100美元/盎司,三季度为2150美元/盎司,四季度将达到2200美元/盎司。叠加战争、疫情、供应链断链和一些国家“躺平”等因素,石油天然气价格达到了历史天花板。2022年一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39.6%,油价曾在3月7日达到每桶139.13美元;天然气价格比上年翻了10倍还多,最高时涨至3500欧元/千立方米。5月以来,全球原油市场再次上涨,当前“两油”价格已超过120美元/桶大关。在原油价格飙涨的情况下,柴油和汽油等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高盛已将三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大幅调升至140美元/桶,四季度至130美元/桶,此前预期均为125美元/桶。
美国一方面要求欧洲严厉制裁俄罗斯,使欧洲来自美国的天然气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的油气资源,2022年3月底至4月初,美国从俄罗斯购买石油量增加了43%,日进口俄罗斯石油达到10万桶,而俄乌冲突前美国平均从俄罗斯进口6万-7万桶。6月1日,拜登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其他方案,比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俄罗斯原油。
欧洲是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最快的地区。根据调查国际数据供应商路孚特数据,欧洲已连续4个月成为美国液化天然气(LNG)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其中1月份725吨、2月份640吨、3月份743吨,约占美国出口量的65%,超过俄罗斯管道气5倍,价格则是俄罗斯管道气的3倍,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近8倍。
与此同时,粮食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事实上,粮价上涨并非近期现象,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反映粮价最重要的指标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屡创新高,自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涨幅超过65%,达170.1,创该指数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数据,与去年5月相比,全球小麦价格上涨56%,谷物整体价格上涨近30%,植物油价格同比上涨45%。国际小麦、玉米、大豆价格相较年初分别上涨48%、30%、28%
全球19%的大麦、14%的小麦和4%的玉米产自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1/3,玉米出口量占20%。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小麦、玉米、大麦、食用油和肥料的供应链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俄罗斯和乌克兰共生产了美国一半的化肥,目前化肥价格现已翻了四倍。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世界正进入一个没有足够食物供应的时代。
随着美元加息、美联储资产缩表、俄乌战势变化、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全面严厉制裁等进一步发展,全球石油天然气和大宗商品价格还会出现跌宕起伏,或是在高通胀基础上变本加厉再创新高,或是急剧下降使市场一地鸡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