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7)

摘要:俄乌冲突是影响当前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量;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极可能再次陷入衰退;高通胀会持续推高一些国家生产生活成本;金融风险加剧有可能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性债务高企增加实施财政政策难度;全球供应链断链与供应链重构的风险巨大;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造成重大挑战;政治动荡与地缘格局深刻调整及演化影响国际社会稳定;影响世界格局最大的变量仍是中美关系。

近年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或重构,是逆全球化运动中最具标志性的浪潮。三大因素正在发酵:一是疫情因素,疫情严重的国家生产流通尚未完全恢复或者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二是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正在持续推动缩短供应链和供应链的重构,现在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三是俄乌冲突及冲突结束后留下的“战争后遗症”,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政客带头,一些国家紧跟,以各种方式切断和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力图争夺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全球领导力。

2021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第14017号行政令,指示集合全政府力量对国内关键供应链进行全面审查,识别风险,弥补漏洞,评估美国关键供应链的脆弱性并制定相应战略加强其弹性。2022年2月24日,白宫发布了一份报告,概述了拜登-哈里斯政府在过去一年中为降低美国供应链一系列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而采取的重要行动。

拜登总统亲自在白宫召开了几次全球供应链头部企业会议,动员这些企业到美国投资,台积电已答应在美国建设6座芯片工厂,英特尔准备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半导体工厂,韩国三星、SK都提出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切断产业链并且“去中国化”,已经进入实操阶段。2022年3月28日,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代号为Chip4的新计划,提议成立一个由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美国近日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其中把建立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作为四大内容之一。美国正在集合一切可以集合的力量,力图重构并巩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地位,补上制造短板,一举将中国大陆逐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此外,欧盟2022年2月8日发布了“芯片法案”,计划投资430亿欧元建立欧洲芯片产业的优势。日本把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2022年2月,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加速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法案由确保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供应链、对重要基础设施设备实施事前审查、尖端技术研发、专利非公开等四大支柱内容构成,事前审查制度将涵盖电气、铁路、金融等14个行业。

全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成本巨大,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研究数据,美国要重构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至少需要投资4000亿至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成本驱动、疫情反弹等原因,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在加快向东南亚地区转移。2022年一季度,越南出口总额创下89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13.4%;3月,越南货物贸易出口超过340亿美元,已超过深圳,正在追赶广东全省的出口额。

疫情中全球集运体系和供应链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俄乌冲突又加剧了这一紧张局面,特别是加剧了国际物流风险。这一地区国际航运受到极大冲击,黑海和乌克兰港口的作业停滞,大宗商品特别是粮食和工业产品的集装箱运输停止,严重影响港口正常运作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制裁抑制了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俄乌地区大宗商品贸易及散货、原油运输,海运保险已将部分临近海域排除在战争险之外。2022年3月1日,全球前两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荷兰马士基和意大利地中海航运同时宣布,除食品、医疗和人道主义用品外,暂停其他所有进出俄罗斯的货物预订服务。德国赫伯罗特、法国达飞轮船和日本海洋网联船务,暂停俄罗斯货物的预订服务,以应对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这5家运营商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近60%。

从集装箱、油轮到干散货和天然气运输,暂停对俄罗斯业务的公司将影响到所有航运部门,为应对局部战争风险,后续班轮公司或将优化贸易航线,增加比雷埃夫斯港或西北欧港口相关的替代性航线。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黑海和亚速海水域已被添加到高风险区域,而该水域的港口是粮食和煤炭的主要贸易枢纽。由于俄罗斯、乌克兰在全球金属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全球基本原材料的出口和制造,如镍、钛、钯等重要的制造业用金属,受其影响的行业包括半导体、汽车、航空等。例如,波音、空客等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需要钛,而钯则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电极和电子产品,镍可被用于制造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

八、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与环境继续恶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全球大气污染加剧,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质增加。人类过度消耗各种矿产资源,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发,2022年和今后数年,全人类或将面临更大的生态灾难,包括极寒天气、极热天气,一些国家频发水灾、火灾、旱灾、风灾、雪灾、蝗灾,气候问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为之困扰的两大难题。

气候环境恶化导致极端灾害。国际有关组织发布的2022年风险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人类将迎来频繁不断的极端天气、多种生物濒临灭绝且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近期,中科院发布全球首份2021年全球海洋变暖报告:2021年全球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且南大洋、地中海等海域均创下历史纪录,这些现象都将引发更大的灾难。海洋变暖后将直接影响地球南北极的冰川融化,且还会迎来海平面的上升以及雨水天气。2022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海水温度在下降,湿气流北上,气候降温幅度很大。汤加国2022年初火山爆发,超过了1991年菲律宾火山大爆发的规模,火山岩冲高到太空2万米,覆盖近几万平方米的海平面,造成的海啸影响非常巨大。距离此地500公里外的斐济岛,出现了高1.5米的海啸,即便是在遥远的美国西岸海水也上涨了0.3米。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