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的同时,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第一,准确把握“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对“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和实践要求做了系统阐释。一方面,“两个维护”的内涵是特定的、统一的,核心只有党中央的核心,看齐只能向党中央看齐,不能层层讲“核心”、层层喊“看齐”。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能变成层层对个人的效忠,不能在地方和部门打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旗号损坏制度、压制民主。另一方面,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
第二,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
第三,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政治纪律,是管方向、管立场、管根本的总要求。
为了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五个必须”,强调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
3.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党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第一,全党树立政治生态好转是长期性、基础性系统工程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
第二,具体举措: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二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三是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四是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第三,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是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新要求。
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提高政治领悟力,就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提高政治执行力,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
(四)概括了增强执政能力的科学方法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增强执政能力的“八种本领”
伟大的事业必须用坚强的党来领导。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能力的“八种本领”是: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提高“五大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工具。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可以看出,掌握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对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坚定信念、科学决策、战胜困难、驾驭风险十分重要。
其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其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否取得实效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重要标准。
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其四,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工作本领,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培养年轻干部时指出:“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现实中,类似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当引以为戒。
最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信在党、政府、党员和人民的多重努力下,惩治腐败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将更加风清气正。每位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勇于担当肯于奉献,为新时代建设发展不懈奋斗!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婧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