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战略性原则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战略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8-0027-04

稳中求进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对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党指导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强国复兴的重要战略性原则,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保持战略定力与追求战略进取的统一。

推进强国复兴的战略抉择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解决我国内部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由大向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自身发展的质效。而自身发展质效如何,前提在于能否解决内部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只有自己内部的突出矛盾问题解决了,做到“内强”,才能练就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钢筋铁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聚力于练好“内功”,坚持自我革命,向一切制约发展的内部矛盾开刀,创造自身过硬的内生性条件。无论做到“内强”还是练好“内功”,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由于任何矛盾问题都有其历史成因,并且各种矛盾处于复杂的相互关联之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单有解决问题的决心而不顾现实条件,不但不利于解决矛盾,甚至还会引发难以预料的次生风险。坚持稳中求进的战略性原则,意味着面对复杂的内部矛盾,既不能消极观望不作为,也不能急躁冒进乱作为;既不能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也不能兜圈子“打太极”,必须科学谋划、直击要害、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从根本上扫清制约发展的一切内生性障碍,使全国凝聚为一块整钢,形成强国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从当前的实际看,解决内部矛盾,首先要坚持“稳”,最关键的是要稳住民心、稳控政局、稳把方向、稳扎根基;同时必须坚持“进”,就是要通过“两个确立”来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来维护党的执政根基、引领中国前行的方向,通过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民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应对外部严峻挑战的战略原则。这是因为稳中求进充分体现了底线思维这一科学思维方式。守住了底线,就守住了立足点和生命线。底线越牢固,就越能把握主动权。各种“万一”都想到了,都能“留一手”,在应对风险挑战时拥有的自由度也就越大,就能有底气运筹国家强起来的方方面面。稳中求进,通过设定国家强盛必须守住的底线,并运筹如何守住底线,使强国进程之“稳”稳如泰山,使强国进程之“进”进退有据。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些机遇和挑战都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始终头脑清醒,保持高度警惕。我们强调底线思维绝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要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拓展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辩证地把握好坚守底线与开拓进取的关系。不能松劲懈怠,不能草木皆兵,必须张弛有度,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挑战依然做到举重若轻、从容应对。对于克服外部矛盾,稳中求进不是追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放眼长远和根本,合理规划、统筹应对、有序解决,不为外部挑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慌了心神、乱了阵脚,而是优先考量如何站稳脚跟、护住命门,同时对各个方面的挑战综合统筹、联动施策。守住“稳”与“进”的底线,通过未雨绸缪和先期筹划,分解挑战,缓释压力,化解危机。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主动培塑战略机遇的正确路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和迭代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稳中求进意味着以更加明确的战略目标、更加科学的战略筹划、更加灵活机动的方法策略,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协同应对复杂矛盾问题。我国已经是综合国力不容小觑的大国,不管某些敌对势力是否接受,我国的实力已经摆在那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实力本身不是机遇,但实力却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培塑战略机遇的能力,实力的大小与主动培塑战略机遇的成功率成正比。实力越强,战略机遇的不确定性就越小,成功培塑战略机遇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主动培塑战略机遇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为在新的起点上培塑新的机遇拓展空间、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实力与机遇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要把握好“稳”与“进”的主动权,时而瞄准战略目标主动进取,时而为着长远的战略利益按兵不动,甚至暂时以退为进。进一步,培塑出新的战略机遇;退一步,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进退之间平衡好“稳”的局面。这样,我们的战略回旋余地就会大大增加,战略竞争的自由度也会不断提升。

筑稳强国复兴的坚实底盘

稳中求进,首先要强调稳。“稳”往往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因而“稳”是主基调,是大局,也是基础和底线。只有首先立足实了、底盘稳了,才谈得上“进”。“稳”还是体现“进”的秩序和节奏的状态。必须把“稳”摆在承载“进”的基础性地位,确保强国进程是立足稳固、步伐稳健的进程。

在经济基础上求稳。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国家崛起的最终决定力量,强国复兴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支撑。当代中国在经济基础上求稳,一是要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上求稳,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只有稳住这一中心工作,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在发展道路上求稳,坚持始终立足本土实际,绝不能落入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更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的那一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和稳健增长势头,2010年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速发展背后逐渐显现的矛盾问题,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让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只有坚持站稳立场,从本国实际和人民需要出发创新经济理论、研究部署发展战略,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发展潜力、掌握发展主动权。三是在防控风险上求稳,始终守住经济发展底线。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有增无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只有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才能有效避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

在政治局面上求稳。政治局面上的稳,能够把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同向聚合起来,形成推动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不动摇。必须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内外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在治理中谋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实现政治稳定,必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政治局面稳定。

在党心民心上求稳。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稳则天下安,民心齐则国力雄。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让人民群众心有所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稳定民心、凝聚民心、顺应民心,以人民立场治国理政,以民心标尺纠治积弊。同时以公平正义为出发点落脚点推进改革攻坚,多措并举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强化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心有所信。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搞好教育引导,更加坚定自信,凝聚起磅礴力量,形成万众一心共同推进强国复兴的历史洪流。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民群众心有所安。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竞争加剧,心灵异化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不时出现。必须加强社会治理和正向舆论引导,在发挥市场效率的同时,约束市场的不理性行为,让人民群众在充分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安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

瞄准关键要害稳步踔厉奋进

国家由大向强的历史性跃升,不是一步就能实现的,而是从量增到质升,由一步又一步的“进”叠加累积而成的。每一步踏踏实实的“进”才是硬道理,是强起来的关键支撑。科学分析把握如何在“稳”的基础上“进”,是强国的要害所在。

聚焦关键问题求进。聚焦国内问题谋发展,核心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反映了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聚焦这一主要矛盾谋发展,才能把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定的人民立场意味着始终把为人民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有了这样的立场和思想,党就能团结凝聚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奋斗,从而汇聚起实现强国复兴的磅礴伟力。只有解决好这个关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实力。强国复兴的实现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着力解放和激活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素,创造推动社会生产的积极条件,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提升为高质量发展,从而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国家实力的整体跃升。这个关键问题决定了实现强国复兴的根本路径。我们所追求的生产力,都是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谋求所谓全球性霸权,中国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即使强起来了,中国也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

把握关键时节求进。历史的发展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而这几步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纵观世界大国崛起的历程,往往就在关乎命运的那几步走实走稳了。从中国的强国进程看,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前,都是我们实现强国复兴的关键窗口期。把握关键时节,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既包含忧患意识,也包含机遇意识,前者能够帮助人们在形势大好之时保持冷静,在危机到来之前预先准备;后者能够帮助人们在危机之中看清机遇,在机会降临之前迎接机遇,从而牢牢抓住关键节点。要提升对战略格局变化和发展态势的科学预判和超前筹划能力。科学预判和战略筹划,往往能做到预见上先人一步、谋划上高人一着、部署上优人一筹。反之,如果没有超前的战略筹划,就可能错失良机,反成危机,陷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困境。面对强国复兴关键时节面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危机,我们要在准确预判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化危为机,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培育和塑造战略机遇,使强国复兴成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必然结局。

扭住关键要素求进。积极进取必须深入分析中国稳中求进需要具备的条件和支撑,从中找到促成“强”的关键要素,这个关键要素包括人才,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但新兴学科和前沿领域领军拔尖人才数量还不多,必须下大力气打造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的健康生态,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端平台。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必须搭建有助于人才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抓好人才孵化、人才引进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构建推动高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梯队。构建人性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创造性想象和科研直觉,往往要在非常宽松的环境中才能迸发出来,而宽松的科研环境,必须靠高效的管理来维护。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那些激活科研人员动力活力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在那些搞基础科学、原创科研的顶尖院所,改革科研体制,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灵感,呵护科研直觉,让我国的自主创新蓬勃成长,使神州大地成为战略科学家、科技帅才不断涌现的乐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撰稿人:刘珂、刘光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