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伟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在这十年中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科学指导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生生不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一)经济增长位居世界前列

2012-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2021年的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经济增速降至2.2%,但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随着经济逐渐从疫情中复苏,增速大幅回升至8.1%。

(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2012-2021年,我国GDP从53.9万亿元大幅增至114.4万亿元,实现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长,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按年平均汇率计算,2021年我国GDP达到17.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划设的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的门槛。

(三)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我国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扎实推进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部分领域智能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32.4%。

(四)需求结构不断调整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最终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5万亿提升到2020年的56.1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1.1%提升到2020年的54.7%。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得到发挥,外需拓展促进了出口。

(五)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得到全面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5万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外商投资法、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62.9%,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772亿美元增至1136亿美元。部署建设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持续增强,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服务贸易十年间年均增速达6.3%,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持续努力和不懈奋斗,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行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和全球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

(一)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奋战,通过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深化社会协作扶贫、加大财政金融扶贫力度、实施“志智能”扶贫结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生态脱贫和强化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等系列脱贫措施,到2020年底,现行贫困标准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到0,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2020年底,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已达10740元,远远超过国际极端贫困标准。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衡量和评价脱贫攻坚任务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也是一项决定性的指标任务。异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胜利完成,960多万人“挪穷窝”,摆脱了闭塞和落后。在解决好贫困人口吃饭、穿衣、居住等温饱问题基础上,大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人口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为贫困地区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后劲。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