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起步谋新篇 砥砺奋进续华章

开局起步谋新篇 砥砺奋进续华章

——记2023年北京市两会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癸卯年新春前夕,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继胜利闭幕。在近一周的会期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积极履职尽责,建言首都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绘“底色”: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首都城市功能战略定位,从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战略安排。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之首,贯穿于“五子”联动全过程,形成叠加效应与集成优势。《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引起代表委员们广泛关注,科技创新与人才成为两会热词。

以生命科学园为依托,打造生命科学全球创新高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市人大代表、昌平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金勤献建议,围绕昌平国家实验室以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机构,打造生命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构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创新高地。

高端制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市政协委员、思谋科技创始人贾佳亚建议成立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属研究机构,为“智能制造2025”以及更长远的国家制造业转型战略构建国家级科研实践基地。他认为,北京可发挥区域智能制造高新企业集聚的先发优势,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让企业把有限资金更多投入到核心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上;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政府投资机构,形成一整套面向智能制造企业的投资及管理办法,与入驻企业形成良性资本互动和收益共享机制。

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认为,北京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他建议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解决由谁来创新、成果如何用等问题,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定位清晰、分工协作的共同创新局面。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表示,在京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推动北京科教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链条建设,加快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怀柔科学城布局了29个大科学装置,随着这些装置陆续落成并逐步进入科研状态,每天有数千名科研人员往返于怀柔、海淀两区开展科研活动。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认为,科研团队在两区之间流动,本身就是盘活资源、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过程。她建议加强两区联动建设,让科教优势力量形成合力,建立高效能科研生态圈。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关键。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张学工表示,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一些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基础,但要将国际人才真正吸引到北京发展,还要做好人才环境和文化建设工作。张学工注意到,相比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生活设施这类硬基础设施,软基础设施更容易被忽视。他建议改革行政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利于吸引和稳定国际人才队伍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惯例,同时优化知识产权、税收、出入境和居留权等方面的服务,培养、建设一支能够有效支撑国际化运行的行政队伍。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认为,引进人才应以发展目标为导向,分类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他深有感触地说:“创业型人才可能要在北京孵化企业,那么我们就要提供友善的营商环境、优化的税收配套政策等。针对战略型科学家,要为他们配好队伍,创设好研究环境,让金点子有落地的平台。”他还提出,应为引进的人才解决好共性需求,比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让他们免去后顾之忧,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

添“亮色”:增强大国首都文化软实力

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强大国首都文化软实力,是北京市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既明确要求做好老城整体保护,完成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也强调指出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建设书香京城,打造“演艺之都”。代表委员们给予了充分关注,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期待。

彰显古都新韵。北京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于伦敦、巴黎、东京,是全球城市文化影响力排名靠前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北京通过疏解治理、旧城改造、文物保护、文物腾退与文物活化再利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勇强建议,在旧城改造中要更加注重赓续优秀的京味传统文化,可组织专班进行调研,深入挖掘已经完成整治街巷的历史文化,找出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文物建筑文化内涵的不同点,避免千篇一律。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建议,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中轴线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研究和宣传,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阐释北京历史文化特有的价值和精神内涵,让更多的人“阅读北京”“读懂中轴线”。市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长杨家毅认为,保护北京老城必须系统梳理各类文物,既要保护建筑遗存,也要保护历史水系道路等遗存。同时,他表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还要注重对近现代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的保护,“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格局初步形成,我们要以这三大主题片区为抓手,讲好红色故事。”

建设博物馆之城。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以及数量更多的类博物馆,北京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博物馆集群,成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刘学增代表致公党北京市委提出建议,推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避免各博物馆在系统建设上反复投入,将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策划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引领性的智慧博物馆,形成区域博物馆合力。此外,致公党北京市委还建议成立北京市智慧博物馆联盟,吸引各类博物馆共同参与,让智慧的博物馆之城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市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人民画报书画院秘书长白景峰建议,加强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研究藏品资源,创新展陈角度与方式,提高博物馆研究、策划水平;加强博物馆与中小学合作,让博物馆在“双减”背景下担负起美育课堂、历史文化教育课堂的责任,成为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市政协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驻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鹊建议,设立以公共卫生与健康为主题的博物馆,为市民普及正确的医学基础常识。“建立这类博物馆有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张鹊说,一个拥有高水平健康素养的社会,在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时,可以大大降低医防成本,通过加强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助力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打造“演艺之都”。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纷纷表示“大戏还得看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说:“北京聚集了全国顶尖的艺术院团、院校和艺术家,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剧目资源,这些是建设演艺之都不可或缺、无可比拟的条件。”他表示,建设“演艺之都”首先是要把作品打造好,梳理出一批经典剧目,形成常态化演出模式,还要打通院团和院校之间的交流渠道,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让院校的学术探索与院团的艺术生产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针对目前北京的演艺新空间多集中在市中心的问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建议,制定出台《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对演艺新空间的概念、标准与分类、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进行清晰界定,明确各类场所和活动审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在北京市演出协会下成立演艺新空间专委会,统筹全市优质的演艺机构资源,促进内容产出与转化,建设统一演出服务平台,公布演艺和票务信息。

显“本色”:着力增加民生福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3年北京将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着力增进民生福祉。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对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方便市民出行、营造宜居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重要民生事项进行部署。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养老、交通、教育、就业等事关人民生活的重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提出针对性建议。

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当前,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养老服务质量更高、更精细、离老人更近,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琦表示,可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寻求突破。她建议招募退休医务人员加入社区医疗服务团队,充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力量,提高居家老人就医质量。她还建议在家政人员上岗前进行医疗常识、营养搭配等内容的培训,提升家政人员的服务技能。

北京不少老旧小区因为前期规划不足,养老服务场地相对匮乏。对此,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表示:“可以利用老旧小区的闲置空间增添养老设施,建设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方便为空巢、失能、失独等老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也能将上门服务的范围覆盖更多老年人。”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认为,老龄化社区建设要坚持硬件设施完善与心理情感呵护双管齐下,尤其要鼓励志愿者和专业组织参与老龄群体的心理疏导,“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长效和持久跟踪机制,聘请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对受助个体进行回访和反馈调查,促进老龄群体心理健康。”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近年来,绿色低碳出行逐渐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未来,北京还要高质量推进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慢行系统品质,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绿色出行行列中来,形成良性循环。”市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安丽娟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强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对占用自行车道等行为加强监管,给骑行族提供更多空间,降低碳排放,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3年北京将优化调整65条公交线路。市人大代表、北京公交集团董事长王春杰介绍,集团将在优化公交线网和既有线路运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与地铁的“两网融合”建设。为此,他建议出台高峰期公交地铁联乘优惠措施,进一步推动市民提升绿色出行意愿。围绕构建高品质、人本化和低碳绿色的出行链,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教授张强斌提出,一方面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快交通能源的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推广“轨道+公交+慢行”的低碳型交通,深化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加快市域和城乡范围内汽车充电桩、配套电网等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还有很多发力空间。”市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沈杰认为,在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方面,名校应该发挥更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带领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她还建议出台更有效的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到师资薄弱学校工作,通过完善的福利待遇和晋升制度,让他们能够安心从教。

教育追求均衡的同时,还要兼顾为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一〇一中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熊永昌发现,有天赋的学生很可能在某方面存在短板,未必能在中高考竞争中胜出。他建议给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能比较自由地做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挖掘自己的潜能,进而赢得发展成才的机会。”沈杰建议出台拔尖人才筛选机制,利用假期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进一步激发潜在的创造力。

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当前,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市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毕文胜认为,一方面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政府促进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市政协委员、界面•财联社副总裁兼蓝鲸财经总裁李武认为,受疫情影响,在中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应建立就业引导基金,完善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助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打通人才供需的堵点。市人大代表、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王雨云建议,相关部门在统筹学科专业布局时,需要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因素,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同时推进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产教融合型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激励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其中,促进紧缺人才供需对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作为首都,在新征程上要一马当先、走在前列,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