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陆小成:北京市“双碳”工作的进展、成效与战略思考(3)

3.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将提高能效、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作为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节能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北京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比重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多源多向、清洁高效、覆盖城乡的城市能源体系。2012年,北京市提出压减燃煤计划;2017年,北京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压减至135万吨,占能耗总量比重仅为1.4%,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2021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达到244.6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

从能源消费来看,北京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从2010年到2019年,北京的能源消费量从6359.49万吨标准煤上升至7360.32万吨标准煤,2020年有所回落,降低至6762.1万吨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10年的29.59%逐年降到了2020年的1.9%,降幅显著。北京能源消费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4.推进重点领域的低碳发展

在绿色建筑方面,北京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城镇节能住宅约5.5亿平方米,节能住宅约占全部既有住宅的95%;累计建成城镇节能民用建筑8.02亿平方米,节能民用建筑占全部既有民用建筑总量的80.6%,节能住宅和节能民用建筑的比重持续居各省市首位。

在供热领域,北京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的原则,推动工业系统能源的低碳转型和替代,完善了小区供暖系统智慧化改造,积极推广烟气余热回收、绿电蓄热、热泵等供热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热比重,实现智慧供热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推进供热系统重构。

在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方面,北京从2018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2018年至2022年间累计增绿102万亩。截至2022年底,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4.8%,首都绿色生态空间大幅扩展。

5.健全法规监测标准和保障体系

北京加大改革创新,完善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2013年,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北京市创新性地探索建立了二氧化碳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累计成交额超过22.3亿元。

6.推动区域低碳合作

北京推进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标杆,总结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典型经验和实施路径,持续推进在北京市举办大型活动的可持续性管理标准及体系建设,推动京津冀能源低碳转型,加强区域低碳能源合作开发,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北京发挥科技优势,推动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促进区域的节能环保。北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组织的低碳政策对话、务实合作和经验分享,宣传北京低碳发展的实践成效,讲好北京故事。

7.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北京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将“双碳”工作的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评体系中并增加权重,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的动态评估机制,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为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北京贡献。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