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陆小成:北京市“双碳”工作的进展、成效与战略思考(5)

三、新征程推进“双碳”工作的战略思考

北京深入推进“双碳”工作,需要从技术、人员、产业、交通、建筑、生活、消费,以及区域合作等多领域齐抓共管。

(一)建立首都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

要加快研究制定适合北京市情的全国领先的首都碳中和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估,根据各区域自身特点,完善相关数据统计体系,客观评价北京市碳排放量和碳汇能力。加快在全国建立首个超大城市的碳中和评价模型,测算每年碳排放总额、碳汇总额,全面测算北京离碳中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可行的碳减排方案。要像落实PM2.5减排一样,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才能确保在2050年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创新推进“双碳”工作与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发挥北京绿色交易所的功能,推动碳减排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北京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发挥财政、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要建立健全适合北京特点并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清洁发展碳交易、碳金融、生态补偿等长效机制,整合首都智库力量和资源,加强北京碳减排、碳中和以及生态补偿等工作的政策研究。

(三)加快关键性低碳技术突破,制定低碳科技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

要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制定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科技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低碳科技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加强各类低碳技术、零碳技术、负碳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使用。针对产业链中高碳排放端引入新的技术应用环节,消化吸收一批先进的低碳技术,攻克一批事关国家战略的关键绿色低碳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低碳技术装备和低碳技术关键产品。

(四)加快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碳中和目标,传统能源转型是重点,提高绿色能源的比重是关键。一方面,根据国际能源转型经验和全国能源转型要求,推进北京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另一方面,要挖掘本地自身低碳能源的潜力,利用北京充足的光照、地热、生物质等优势,加强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要发挥首都科技和人才优势,开展低碳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研究,加强相关脱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的全局性部署。

(五)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一是加强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升级,结合北京实际推进产业发展的低碳化改造,战略性保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分传统制造业,通过低碳转型、升级改造,把传统产业转型为现代高端的低碳制造业。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环保材料、生态恢复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低碳龙头企业。二是构建低碳的服务业体系。低碳服务业,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实现最小碳排放的现代服务业。加大服务业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三是加快布局和打造一批碳中和型的高科技示范园区。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