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驱动的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13)

民生驱动的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13)

———2021年北京市社会治理发展状况

三  推进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措施

总结经验,直面问题,2022年北京市社会治理仍需坚持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在深刻认识当前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完善提升,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十四五”时期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进社会治理专业化提升工程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北京市社会治理在各个领域存在的弱项和短板逐步呈现,这些潜藏的弱项和短板和首都超大型城市发展中难以避免的显性社会问题及“城市病”相互交织,使各类问题更加复杂。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治理,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对口的精准策略实现社会治理效能。街道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主场域,社区治理承载着服务居民的众多功能,结合北京实际,应坚持党建引领,学习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以团队化的专业力量提高治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解决好社会治理领域各类痼疾顽症。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防疫现状,针对社区治理短板,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应发挥组织作用,带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种力量积极行动,形成“五社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2021年,北京市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在3年时间内,协助城乡社区重点培育服务型、公益性、互助型社区社会组织,围绕为民服务、邻里互助、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等活动,重点针对长期存在于社区的一些治理重点和难点问题,如社区安全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以社会组织的专业技能和力量实现精准治理。社会工作者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心理援助、儿童服务和保护等专业性服务项目中发挥作用,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单位通过赠予、捐助等形式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筹资渠道。“五社联动”作用的发挥是实现社区治理专业化、精细化的有效路径,对于加强居民自治、开展社区动员、完善社区服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翟婧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