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

从3452篇研究论文分析中,结合关键词出现频次看——

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在党中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之后,学术界围绕相关问题从不同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们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可视化网络图谱的形式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在CSSCI数据库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1998—2022年,文献类型为期刊,对其中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与删除之后,共得到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3452篇。在文献统计分析中尽管包括许多热点词汇与主题,但结合关键词出现频次、中心性等参数对文献进行整体归纳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其本质特色、目标使命、国家治理功能和世界价值等方面展开。这些研究热点既与研究重点紧密相关,也反映出学者们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考察方面。如果说研究重点主要是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那么研究热点则是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功能与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色是社会主义。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一说,归结起来主要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围绕“社会主义”这一本质特色展开了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追寻的过程中形成的,落实在民族自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上。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诸方面的一个合成结构,其发展不是一个随历史的自然时间推进就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有坚持这“两个结合”并顽强认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不为历史曲折所动摇,坚韧地守护现代化的初心与使命,从传统到现代的中国现代化史才会凸显其历史基调,才会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整面目崭露给世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化”三个维度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中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生动结合。它在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逻辑的同时,又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僵化、单一、失衡、集权等弊病,实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社会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前进方向,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也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最为坚实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也是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新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坚实的制度基础。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续回答和继续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使命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开始便矢志不渝地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目标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在此背景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使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不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提供了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摆脱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奔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使命。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衔接,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接续奋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福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已拓展到国家治理层面。

实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为应对现代化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新挑战,要重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使劳动成果、知识经验、管理要素和资本技术的作用得到彰显,创造更丰富的社会财富,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表明,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于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诉求和实际问题。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国家治理。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眼于“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基点,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本认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进程中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现代化过程举步维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依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便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评价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制度遵循、价值目标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对维系社会稳定、法治平安、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进程平稳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和平稳定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断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同时也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同样也为世界人民造福。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化”“中国方案”等关键词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范畴。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新创造、新模式,虽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但其取得的成就具有世界价值意蕴,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现代化陷阱。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始终坚守中国立场,在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西方现代化模式之外的新产品。在世界现代化史上,中国是第一个不通过战争手段而以和平发展方式发展起来的国家,这就彻底地破除了所谓的“西方神话”,使得“人类未来的世界秩序因中国的崛起而富有中国色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突破了西方资本逻辑架构下现代化的发展局限,形成了异于西方现代化方案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价值导向,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对社会发展的限制和对人存在的桎梏,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一带一路”建设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致力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创新了现代化话语,也创新了文明话语,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