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新时代十年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效及政策体系

1697683417227

李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一定时期特定区域(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开展生态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生态价值、促进人地和谐的国土空间类专项规划。那么,新时代十年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需要哪些政策支撑?同时,如何从机制建设上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构建什么样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体系?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应该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背景意义与战略定位

(一)发展之需与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强调全方位的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了贯彻生态文明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修复的实施措施,其中就包括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202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2023年《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发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各类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稳定性逐步增强,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提出,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针对一些地方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前期工作不扎实、监督管理不到位、进度滞后、实施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我们要遵循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和生态化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转变生态修复理念与思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更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注重多要素综合、多目标耦合、多尺度协同、多技术集成和多主体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下,应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形成生态保护修复合力,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从项目牵引向规划引导转变,修复模式从分散无序向系统整合转变,修复效果从生态环境改善向综合效益提升转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指出要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其中,“一屏”就是山区生态屏障;“三环”包括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五河”包括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为主构成的河湖水系;“九楔”是指九条楔形绿色廊道。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解决环境问题仍需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百姓认可是美丽北京建设的最大动力,共建共治共享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源泉。

为了实现这样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其中就包括“成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我们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肌、以文为魂、以生物多样性为核,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全要素统筹、全空间覆盖、全过程治理、全周期监管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同时,要对标国际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对准社会需求、对照现实问题,坚持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并重,将首都建设成为全球顶级生物多样性之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善之区。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