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发展起来后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回答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什么”和“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问题。

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厘清党的领导对象与领导范畴,将党的领导职责明晰化、系统化、有序化,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的系列重要论述,可以看出这些论述对党的领导对象与范畴作出了规定,首先统领性地指明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领导一切,其次着重强调要对党和国家职能体系实施领导,最后详细论述党要领导各项具体工作。

其一,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一切,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重要论述使用了“一切”一词来概括党的领导对象和范畴。“一切”既包含了新时代的各类群体,也涵盖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还囊括了治国理政的全部事业。之所以党的领导要确保对一切对象和范畴的全覆盖,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其二,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加以领导,进而领导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体现了党的领导的系统性。就主体而言,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要包括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团组织等多个系统,对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领导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领导整个国家机器,并能在全社会产生影响。因而,就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党委领导是治理社会、促进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不仅能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各个运作主体紧密合作、有序运行,还能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所在。

其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各项具体工作,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整体性。坚持党对各个领域和群体的领导能够调动强项、补足弱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向前。具体而言,这些领域和群体尤为突出地体现在经济工作、教育事业和人民军队等方面。一是紧握经济工作领导权。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方向”和“解难题”两个方面。一方面,党的领导既能够匡正经济发展的路径,也能够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走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者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党统揽全局的领导优势对于克服经济工作中的内在缺陷具有关键作用。二是持续领导教育事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教育工作的“九个坚持”中所强调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党对教育事业的引导使得中国的人才后备力量纳入到党的领导的范畴之中,这不仅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全面覆盖性,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党的领导的可持续性。三是确保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需要有强大的人民军队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固与连续。党对军队的领导要靠制度作保证,宪法确立了最高军事统帅权由军委主席负责,而建军强军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要贯彻落实遵守军委主席负责制这一最高政治规矩。

党的领导是一项整体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党要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除了党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外,人大、政府、政协、监委、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党的领导。

第一,体现在党对组织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上。一是坚持党对组织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组织工作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通过扎实高效的组织工作,我们党凝聚起千万党员的战斗力,从而带动起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通过广泛而坚强的组织体系把党的政治先进性以组织优势的形式输送到治国理政的效能中去。二是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这是促进宣传思想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的领导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实用的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足中国实际,大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质的中国学科体系;尊重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法,运用先进技术,创作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作品。三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牢牢坚守宗教工作的这一基本遵循。

第二,体现在党对人大、政府、政协等的领导上。一是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掌握自身命运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制度支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从国家性质、治理成效、人民民主等方面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政治发展的优势,牢牢把稳方向,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二是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党政关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是各有分工。”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我国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改革发展和自身机构变革上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只有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克服各种难以预见的困难;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地方各级党委对重大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政府执行力,才能为新征程的安定有序提供高效的行政支持。三是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从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成立、发展和履职尽责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人民政协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充分实现人民政协自身的职责使命,为发展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党的领导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只有把社会各界的意愿、智慧、共识和积极性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全体中国人民的强大合力,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用心出力。四是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根本政治保障。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首要和根本的一条,在于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保驾护航。最后,要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司法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五是坚持党对检察院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检察机关作为重要的政治机关,落实法律监督政治责任义不容辞,应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始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检察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通过每一个案件守望社会的公平正义,守护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第三,体现在对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上。一是坚持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始终成为民族崛起的经济支柱,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我国国有企业过去屡创佳绩、大放异彩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国有企业继续把握好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的领导,永葆国企政治底色,才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和前提下,稳步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符合实际情况和卓有成效的党管农村工作新路径。三是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只有坚持政治引领,才能提升群团工作的治理能力。首先,这强调了各级党委领导群团组织的政治责任,切实强化各级党委的大局意识和群团意识,认识到新时代坚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明确和强化党对群团组织的方向引领。打造政治立场坚定的、为党分忧为民负责的群团组织。最后,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领。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夯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

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党领导一切的全面性特征,要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领导党和国家职能体系的系统性特征,要求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党领导各项具体工作的整体性特征,则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方法,最大程度地彰显党高超的领导能力。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加强和优化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国家安全、民族宗教、教育科技等工作的领导。二是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中设立党委(党组),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加快在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三是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进一步优化党的组织、宣传、政法、教育培训等部门的职责配置,通过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进一步优化设置党的各类办事机构和派出机关,同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各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四是统筹设置党政机构。进一步科学设定党和国家机构的定位和分工,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五是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可从“一根本,两基本”入手。“一根本”,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领导制度,即“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同时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两基本”,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领导方式。在党的全面领导的正确顶层设计下,方法是“桥”和“船”。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谋发展、促进步、圆梦想的积极性,确保各项领导工作朝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进发。同时,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领导方式,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环节中,充分发挥宪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体系的基本规范作用,建设符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法治体系。加快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完善、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领导的创新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力。

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党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从政治、思想和制度层面筑牢贯彻执行“两个维护”的坚实基础。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采取合情合理、主次分明的改革路径。在深入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并规划完善党的领导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使得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成为一门兼顾主次结构的全局性科学工作。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党的领导研究”(项目编号:22ZDA0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