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的重点任务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第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也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要具备的新的发展理念。
第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是要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增长。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既要关注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多样化发展、文化高品质发展的趋势,也要看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把握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十篇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第三十四章到第三十六章内容分别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回应了新发展阶段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民生关切。从“小康社会”到“现代化国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生活的需要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首选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需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大兴盛的精神动能,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价值能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八十余年的上下求索和浴血奋战,从器物革新、政治改良到新文化运动,从民主革命、国家建设到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旧邦新命”。一个富裕的中国一定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美丽国家,一个强大的中国一定是物质强盛与文化勃兴的伟大国家。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追求,要求文化产品的生产机构从供给侧提供有内涵、有价值、高品质的文化产品,要求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从需求侧保持提升个体审美境界和高远格局的精神追求。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新发展阶段需要涵育新发展动力,增强全民文化创造的活力。文化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经济增长的生产动能和产业升级的创新要素。“传统即是创造”,从历时性的时间维度而言,文化强国表现在过去文化资源的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基础上,着力提炼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构建“属于我们的”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守正方能创新”,从共时性的空间维度而言,文化强国则表现为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全球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体信仰的中国创造。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保有的生活智慧与价值理念,比如“大同社会的共同富裕、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民胞物与的人类大爱,万有相通的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等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开放,越发显示出划时代的超越意义和跨国族的基本价值。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塑造了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政府、社会与公众三位一体的格局体系。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权利的主导者。文化发展不仅起到滋养社会生活的作用,还发挥着教化公民的社会功能。我们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大力推进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健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实现更加普惠、更加均等、更加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完全覆盖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活动等多元形态的“公共性”营造,要充分整合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公众自主等不同主体的“共享性”机制。我们要打破不同文化行业主管部门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配置的区隔状态,充分利用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文化资本的有序整合,调动民间机构社会文化资本的有效协同,充分发挥公民个体文化资本的有机共生,构建互动机制。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引导了文化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强国建设要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动力,以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基础保障,在文化发展领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要以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大力满足国内消费的前提下,不断开发适应国际文化市场需要的全球文化产品。新发展阶段,文化产品的生产函数和文化消费的需求结构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生产的外部环境和全球形势也面临全新的挑战,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价值链、供应链和生产链。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抓住国内规模巨大的文化市场释放出来的发展机遇,不断创新产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新业态,拓宽新渠道,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文化出口导向的发展能力。
三、走向文化自强:文化强国的未来求索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