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创新路 奋楫笃行谱新篇

非凡十年创新路 奋楫笃行谱新篇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协同,要在创新。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三地应以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内有序流动、科学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三地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协同联动效应日益增强,协同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一盘棋整体谋划,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1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纲领性文件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之一。同时,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上下贯通、组织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为区域协同创新保驾护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三地分别成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科技部主导的三地协同创新联动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区域创新资源流动的壁垒基本打通。2023年底,三地同步立法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增强三地科技创新工作的协同性、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提供法治保障。

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区域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三地聚焦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举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作用,持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帮助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强大引擎。十年来,依托一区多园统筹联动的合作模式,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关村示范区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配套政策陆续落地见效,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协同创新日益紧密。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三地共同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共建京津冀军民融合半导体等产业联盟。不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共同打造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深度整合京津冀科技服务资源,推动实现京津冀区域科研基础设施、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平台等资源共建共用共享。该平台目前已上线5万余名专家人才、2.2万余台仪器设备、1.8万余条技术成果等,累计服务的企业达到4400余家。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三地政府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创新基地,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等,为区域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共享科技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提供了便利。合力培育科技创新力量,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若干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和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三地立足实际,找准本地创新发展路径。北京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引擎作用,依托“三城一区”主平台,在人工智能、类脑研究、量子计算、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并广泛在津冀转化应用。目前,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天津加快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建设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创新平台。河北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在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022年,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270亿元,较2014年增长55.4%;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是2013年的1.8倍。

探索“能力集中、能量辐射”的协同创新模式

创新是第一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上要靠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支撑。三地开展协同创新需要遵循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实施有针对性的举措,将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的环京地缘优势相结合,促进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和河北推广应用之间有机衔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不是北京创新资源的单向线性延伸或简单重复,而是推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耦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北京科技创新支撑三地产业发展、三地产业发展加速北京科技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京津冀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其基于三地创新资源禀赋,按照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的原则,逐渐在京津冀探索形成了能力集中、能量辐射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促进北京科技创新赋能三地产业发展。

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京津冀中心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创新链—京津冀产业链耦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构建全球化创新链,对高校院所最新基础研究成果开展接力式攻关,研发前沿技术;在全国主要创新高地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发现和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在京津冀重要高新产业聚集区组建产业创新中心,转移转化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同时围绕重大成果,瞄准重大需求场景,通过全球化创新链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进行体系化、跨区域布局,推动形成技术族,打造产业链。

目前,京津冀中心已累计实施项目241项,其中约20%的项目为世界领先水平,培育“硬科技”企业118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燕郊等地设立创新中心,吸引科技创新企业聚集;联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等津冀高水平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共建新型合作创新机制。

合力构建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某一地域、组织、学科、技术或产业的界限,逐渐从单纯的技术竞争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新时代新征程,京津冀三地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立足三地的创新资源禀赋构建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北京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但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应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自身优势与津冀丰富的应用场景、坚实的产业基础相结合,内外联动建设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创新体系。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广泛惠及三地群众。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完善联合攻关机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科学、核心前沿技术等领域形成合力,推动形成研发共同投入、产业化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

搭建耦合式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三地资源禀赋,围绕基础前沿科学、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共同培育专业型孵化器,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试平台或概念验证中心,对口衔接前沿技术科创平台,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依托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打造配套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开放应用场景,以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聘请国内外一流科学家或学术带头人到京津冀地区开展技术交流,形成学术领军和技术领军团队。共同搭建京津冀科技领域人才交流大平台,定期选派一批年轻干部、科技创新人才开展跨省市、跨单位、跨领域的挂职锻炼或轮岗交流。鼓励三地技术创新中心、龙头企业等结合自身科技创新需求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延续技术创新血脉,培养知行合一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生力军。

建立多维度支撑体系。建议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由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领投,京津冀三地政府和社会投资主体共同参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三地的协同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共享属性。推动三地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专项,引导和支持区域多元创新主体对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工作,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精尖产业,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完善系统性保障机制。协同推进三地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形成互联互通的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平台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一步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京津冀三地集聚和流动。持续推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合力建设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示范区和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先行区,进一步激发三地协同创新活力,支撑京津冀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王茤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田怀秀,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