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2)

二、儿童在学习时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家长如何有效应对

张丽丽:童童是个男孩子,他在步入小学之前性格是比较温和的,但从升入一年级到现在,孩子的情绪变化比较明显,特别容易暴躁。我和孩子的爸爸也不太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具体来看,以前孩子如果某件事做不好,我们对他稍加鼓励他就能够再次尝试。现在孩子如果写字没写好,他就会暴躁地摔课本、扔铅笔。我想了解一下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情绪这么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曲方炳:苏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苏萌萌:我在小学教育这个领域工作,刚开学的时候也接到了很多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其中就有孩子脾气暴躁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这里我们要讲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叛逆期。当我提到叛逆期的时候,您首先想到的是多大的孩子?

张丽丽:我首先想到的是“麻烦的两岁”,因为孩子在两岁时喜欢说不愿意,再往后想到的叛逆期就是青春期了。

苏萌萌:实际上在人生的各个关键阶段都会出现叛逆期。比如,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开始面临一些压力,就会出现一点叛逆。叛逆的出现可能是孩子内心的成长变化,但家长或者老师并没有接收到,这是一种可能性。您的孩子一般是在家里才会暴躁吗?

张丽丽:是的。

苏萌萌:老师反映过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吗?

张丽丽:孩子的老师目前并没有对孩子情绪暴躁这一问题有过反馈。其实我们也问过老师,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挺开心的。

苏萌萌:您看,孩子在学校是能控制住情绪的,他只是在家里会脾气暴躁,这就说明孩子在情绪控制上并没有问题,他其实是选择在一个他觉得特别安全、会无条件接纳他的环境里才会发脾气的,因此我认为这也是孩子在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

曲方炳:在情绪表达过程中,孩子会有一些调节策略。比如,孩子在学校的情绪沟通、情绪调节比较正常,这也可能是他暂时压抑了情绪波动,此后他会找一个让自己感到安全或者放松的环境把压抑的情绪表达出来。所以,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家长还要认真观察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功能、学习功能、生活功能等。也就是说,家长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来判断这是对不适应环境的正常适应反映,还是到了需要家长去干预或者引导的程度。

张丽丽:目前,孩子是在预习功课、写作业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时有的事情做不好,我们鼓励他一下,他就能够再次尝试。现在他在作业做不好时会发脾气,有时甚至会说“我就是一个笨小孩”,这是我和孩子爸爸比较担心的。

曲方炳:从您的描述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场景,比如孩子进入小学后要写作业,并且在一定时间之内做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事也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甚至可能让孩子感受到了学业焦虑。那么,孩子面对这种压力,就会用情绪爆发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家长需要进一步引导、帮助孩子,首先,在做作业前和孩子共同梳理今天需要完成的作业都有哪些;其次,在需要完成的作业中,哪些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对自己来说有难度的,对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就每科作业的完成时间进行讨论,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如果孩子没有按照预期时间完成作业,家长要跟孩子共同探讨原因。这里的积极反馈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表扬、鼓励,甚至可以答应孩子带他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家长要通过积极的反馈,让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当他有了自信心,做作业这件事给他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小。

苏萌萌:我赞同曲老师讲的,要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自信心。学会情绪调节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做的功课。那么,当孩子发脾气时,您和孩子爸爸会有什么反应?

张丽丽:我是一直比较温和的,即使孩子发脾气,我也不会发脾气,我会让孩子冷静一会儿,或者告诉孩子摔东西是不对的。但是孩子爸爸就比较容易生气,他会跟孩子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苏萌萌:总体来说我很欣赏您的做法,因为您会很温和地对待孩子。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不太恰当的观点,觉得生气、发脾气是不对的,但其实发脾气同高兴、难过、悲伤都是人的情绪。因此,我认为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发脾气、生气不是他的错,而是他的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也有比发脾气更好的表达情绪的方式。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情绪颗粒度,指个体在情感体验和情感陈述上的差异,以及把相似的情绪状态区别得更精细、更细致入微的能力。我们能不能用非常细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我很快乐、我特别兴奋、我高兴得不得了、我特别生气、我暴跳如雷、我真的非常难过等。一年级的孩子由于他的语言表达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他可能只会用发脾气来表达心中的怒气,此时家长可以尝试引导孩子用更加具体的词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要引导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曲方炳:苏老师主要是从孩子出现消极情绪,家长如何应对的角度谈的,我也非常同意苏老师的观点。在孩子出现情绪后会有情绪的外部表现,但实际上任何一种情绪本身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这种消极情绪仅仅是他内在需要的一种表达,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分析这种情绪出现的原因。此时,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倾听或者接纳,让孩子能够把情绪表达出来,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这种情绪出现的原因。如果此时家长用消极情绪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反而是火上浇油,没有任何意义。

苏萌萌: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您一下,孩子从进入小学到现在,这种发脾气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吗?

张丽丽:孩子基本上一周会发脾气两三次,不是特别稳定。我的孩子所在的小学的放学时间为下午三点多、四点多、五点。最开始我们是下午四点多去接孩子,就发现他有一些情绪。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后,我们就改成下午三点多接他,让他在户外玩一小时后再回家写作业,这样改变以后孩子的情绪有了一些缓解,他在玩的时候也很开心,但是回家做作业时情绪又来了。对此,孩子爸爸也很苦恼,因为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多数是他爸爸。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发脾气就是在写作业时,并且取决于当天的作业情况。

曲方炳:可以看到童童妈妈是非常善于观察的,同时会适时地做出调整。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当孩子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家长要去观察或者确认出现这种问题的频率以及情境差异,并尝试归纳出一些规律,比如孩子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如果是在写作业时出现这种问题,家长可以从写作业的角度进行引导或者给予支持。家长做到用心观察、用心分析、用心接纳是非常重要的。

苏萌萌:刚刚童童妈妈说了,其实童童在其他情境下的情绪是很稳定的,只是在做作业这一件特定的事情上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那么我想问一下,童童是不想做作业吗?

张丽丽:童童也不是不想做作业,其实他会追求一定的准确率,比如他特别喜欢数学,但是在我们检查他的作业并指出他的错误之处时,他的情绪就比较激动,会产生“我怎么能在擅长的事情上翻车”这种情绪。再比如,在学习拼音时,孩子由于之前接触的不是特别多,有时分不清楚b、p,他就会很暴躁、扔课本,会说“太难了”“我是一个笨小孩”“我不要学这个了”。

苏萌萌:从您的描述中我能看到童童是一个非常要求上进的孩子。一方面,他会因为自己擅长做的事情被别人说了而感到受挫;另一方面,对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更容易着急。我们具体来看,首先,针对孩子擅长做的事情,如果家长在指出问题时他会情绪暴躁,那么家长可以调整策略,比如在指出问题时,跟孩子说能不能共同发现这个地方怎样能够完善得更好,或者让孩子告诉家长这里是不是还有错误。也就是说,家长要特别考虑指出问题的方法。其次,对于解决孩子在不擅长做的事情上发脾气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特定的知识上有所积累。小学课程不可能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设置,这时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把进度补上来,当孩子的作业做得好了,自然就不会发脾气了。

曲方炳:我注意到您刚才在描述中提到了孩子说“太难了”“我是一个笨小孩”。孩子通过做作业这件小事,让他产生了一个比较笼统的推断——“我是一个笨小孩”。也就是说,孩子因为这个题目不会做,从而对自己产生了非常笼统的消极的自我认知。但实际上,在消极情绪产生的过程之中,肯定会有一个刺激,对孩子来说这种刺激就是这个题目或者这个类型的题目我不会,并且孩子还会对不会做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心理学上称为归因。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因为我有点笨,还是因为我不够努力?对同一个刺激,人们的认知不同,对其原因的解释也不同,最后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平时对自己认知上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引导孩子产生更加合理、积极的原因解释。在有了这种更加合理、积极的原因解释后,孩子也会更有积极性,至少不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挫折感。

怎样让孩子对做作业这件事更有自信或者成就感?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可以在孩子做作业时给予他支持、帮助或者引导。比如,在做有难度的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积极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要引导孩子产生积极的、合理的信念,避免产生因为一件小事做不好就放大到自己所有方面都不行的想法。

苏萌萌:我特别赞同曲老师说的要引导孩子做正确的归因,在这里我想拓展一下这个归因。一个归因其实也道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是抱有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卡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智力是固定的,遇到困难时是难以改变的;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智力会不断提升,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失败都是自己的一次机会。心理学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是会不断提升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科学家都说了你会越来越聪明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也要有成长型思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有无限的生长力,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优秀。

曲方炳:刚才苏老师主要是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我也非常认同苏老师的观点。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孩子在看到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过程或者原因的分析。

张丽丽:谢谢曲老师和苏老师。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