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3)

三、家长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规则意识

张丽丽: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让我跟孩子的爸爸最近比较苦恼的。孩子刚上小学,因为规则意识比较差,比如上课时在教室随意走动、课堂上坐姿不好等,有时还会影响周围同学,老师也和我们谈过,我们在了解情况之后也很想配合学校,但是家里又没有这样的场景,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也不知道怎样帮他建立在学校的这种规则意识。

曲方炳:从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从幼儿园比较宽松的课堂环境到进入小学纪律性、规则性比较高的课堂环境,孩子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苏萌萌:初入小学时,很多孩子都会面临规则、纪律等问题。影响孩子守规则、讲纪律的因素有很多。从内部因素来看,这可能和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孩子比较内向或者比较听话,这确实有利于孩子上课遵守纪律;有的孩子比较外向或者比较活泼,就喜欢自由自在。从大环境来看,孩子在幼儿园时所处的环境相对自由和宽松,没有特别多的规则训练,因此这不是一个个性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家长要理解孩子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只是暂时的,是受到了大环境和内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曲方炳: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尤其是进入小学后会出现很多问题,规则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就规则问题我想谈一些我的看法,孩子进入小学后要面对更严格的规则要求,因此我认为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方面就包括对学习的准备、生活的准备、心理的准备等,提前建立规则意识非常重要。同时,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给他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需要做什么,这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再有,幼儿园阶段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更多地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通过一些外在的要求或者标准,能够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竞争类、合作类的活动,让他慢慢知道需要根据外部的要求和规则改变我自己,这也是建立规则意识。

苏萌萌:我想从解决您当下的问题上谈一谈,我认为这里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家校沟通,您说老师跟您联系了,这说明老师很关注孩子,实际上老师和家长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战友。其次,家长需要和老师共同想办法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坐姿、养成好的习惯。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微习惯》,那么微习惯指的是什么?比如,想要形成一个大的习惯,可以从特别小的、小到不可能失败的一件事情做起。再来看您提到的问题,如果孩子没办法按照老师要求的坐姿坐一整节课,那我们是不是能跟老师商量一下,让孩子按照坐姿要求坐十分钟,如果他能坚持下来,您就给他一个赞,同时也反馈给我们,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坐姿。

曲方炳:苏老师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就是家长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和老师进行平等的积极的沟通,因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观点是家长要避免的,一是有的家长认为老师找自己谈话,就要跟老师承认错误;二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老师就应该照顾好孩子,而自己就不需要负什么责任。这两种观点都是应该避免的。实际上,家长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积极沟通。

苏萌萌:我想补充一点。我在小学教育这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发现在孩子刚进入小学的时候这种问题比较多,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二年级时这些行为习惯就会越来越好。因为孩子本身具有自我成长的力量,所以家长们不用那么紧张。人的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孩子也一定会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下变得越来越好。

张丽丽:非常感谢曲老师和苏老师的详细解答。

曲方炳:好的,谢谢大家收看本期的家庭教育公开课,再见。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