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李晓江:深入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解决“大城市病”与空间供给问题(3)

二、美好生活需求与高质量发展时期的空间供给

(一)城市发展的三个基本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要回答好——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认识美好生活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发展的三个基本变化:一是发展主体的变化,主要是人,比如在劳动力供给方面,人们关于生活与就业的优先顺序变了,过去是就业优先、收入优先,现在是生活质量优先、美好生活优先;二是发展模式的变化,主要是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转向创新驱动;三是发展逻辑的变化,主要是城市发展从吸引产业的旧路径转向吸引人才的新路径。换句话说,过去的城市发展是招商引资,企业来了,人就来了,比如农民工来打工、专业人员来管理研发,城市也就繁荣了。但是,今天的城市发展已经是生活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城市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人才在哪里,意味着人口流动向哪里,也就是消费、市场在哪里。所以,如果还习惯于“上半场”的供给导向型思维就不灵了,我们必须转向研究需求。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研究需求的思路是什么,或者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强调的是什么?那就是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其中,生态优先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我们沿用过去的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就算消耗再多地球的资源,也做不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模式不转变是不行的。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我们要认识新的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发展模式的新转变。

高品质生活强调的是我们要认识人口结构与人的需求的变化,也就是怎样认识人的问题。简而言之,人们的需求是一个不断细分的状态,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细分人群的差异化需求,要在“大众”中认识“小众”,在认识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做到恰当正确的供给。

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上讲,人才的第一选择基本都是城市,所以才有城市的聚集效应,比如年轻人喜欢城市生活,在城市发展有更多的机遇。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城市,这就是在强调城市要能够吸引人才。“心向往之”代表的是城市得以吸引人才的价值观和需求供给,“妙不可言”代表的是人才在城市中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所必须要把握住的根本。比如,在北京、天津、雄安的城市群中就有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的主要居住地和就业单位在不同城市。周通勤成为这一群体的典型生活方式,周五晚上回家、周日晚上去单位所在地。这就需要我们的交通建设给予更好的支撑。此外,教育、健康医疗、养老等,都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除了上述需求,随着社会日益富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凸显,如审美体验的需求、旅游度假休闲的需求等,都是文明发达的社会重要的增量供给。所以,我们提出要推动文化消费、旅游度假、健身康体美容等方面供给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中,我们要如何满足不同价位、品质、类型的相关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均GDP发展到13000美元,老百姓的消费已经从解决温饱发展到了追求质量、品牌甚至奢侈品的阶段,然而如鞋帽、服装等产品消费是不会无限增长的,最终总会集中在服务消费、体验消费方面,这将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在今天的中国,产品消费的增长空间相对已经不大了,而服务消费、体验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甚至才只是出现一些苗头,这很值得我们关注。

(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水平的提升

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我们要由过去只注重物质资本,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注重四大资本水平同时提升,即人力资本水平、社会资本水平、自然资本水平、物质资本水平。其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主要是关注抚幼、养老、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提升空间与资源配置水平。提升社会资本水平主要是关注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的空间需求和承受能力,以及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非正规空间的供给和提升。我们强调的空间正义,指的是空间资源的配置能否让不同的人各得其所、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楼大厦、标准化公寓或花园洋房。提升自然资本水平主要是关注城市和社区的绿色更新,关注“双碳”目标下的生活品质提升。提升物质资本水平主要是关注阶层、身份、价值观等差异所产生的多元化、多类型的需求,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就是说,需求是没有高级不高级、高端不高端的区别的,关键是各得其所。对此,我们要做好学习需求供给这篇文章。

以北京为例,北京在首都功能的国际化方面就有一定的需求,但是这并不是建几个国际社区、几所国际学校就能做好的。所谓国际化,也就代表着需求的多元化。北京的外国人大多数都聚集在CBD、使馆区、语言大学或亦庄等地,但是生活的地方却各不相同。日、韩等亚洲人大多选择中等价位的成熟社区,澳洲人、北美人大多选择花园洋房式的国际社区,欧洲人大多选择老城区,如四合院。这些差异化选择的背后主要还是文化差异而非收入差距,所以我们讲,供给的最终站是文化和审美的选择。再比如,在雄安新区的国际咨询中,一个日本团队给出的规划方式就体现了他们的文化和审美选择,他们更倾向于一种混杂式的住宅设计,喜欢热闹的最好楼下就是餐馆、棋牌室,喜欢安静的可以和各种人造景观做“邻居”。这样的多元化需求的满足,应该是我们未来城市发展供给端的重要考量。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