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郭兆晖: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从近年来的污染防治成效看,我们高水平地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这里有一个数据需要注意,“十三五”时期,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这一主要指标的完成过程中,疫情影响了2.2个百分点。什么意思?疫情期间经济下行,有的指标完成得相对较好。2023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各地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不能为了追求经济而忽视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2015-2018年,完成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完成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并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2019-2022年,完成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任务。这一轮有个明显变化,就是适当扩展了督察范围,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承担生态环保任务较重的央企纳入督察对象,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其中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也就是全面禁止洋垃圾,现已解决;二是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目前正在推进。

先看新污染物治理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新污染物是什么?一般来说,就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比如微塑料,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由它制成。目前,中央高度关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监管,已构建一整套监管体系。再看全面禁止洋垃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禁止洋垃圾进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要坚定不移从严把握,做到令行禁止。2017年,中国明确提出分批次逐渐禁止各类洋垃圾进口,并公布了时间表。2021年1月1日,中国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实现进口洋垃圾清零目标。

同时,我们也从未向其他国家转移固体废物,并且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实现由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从“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那么,怎么把这个账算明白?就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是什么?就是由山水林田湖草沙形成的公共产品。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17年以来,浙江、江西、贵州、青海、福建、海南等先后被列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试验区),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