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刘东超: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4)

四、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一,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在具体实践方面,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强化党的领导的相关文件。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了总体安排与制度规定,划清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底线、红线,明确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责任要求。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这一宣传领域的主干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上升为制度固定下来,成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遵循。

二是进一步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宣传能力。我们要采取各种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及其最新成果。另外,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拿起“笔杆子”,善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三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阵地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对理论学习中心组、社科研究机构和思想文化类学会协会等社团,各类学校,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各类出版物和文艺作品,各类演艺场所、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等主阵地强化了管理。

对于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所以,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四是批判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的各种错误思潮。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用“主流声音”占领“主阵地”,有理有据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第二,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是深刻认识和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充分表明,只有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遵循意识形态工作基本规律,才能更加科学、主动、有效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是充分发挥正面引导,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对各类典型模范的推荐力度和报道力度,通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来反映工作成效。

三是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宣传社会生活的正面现象。

四是杜绝哗众取宠、庸俗、消极的信息和内容。

第三,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体系。

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比如,2015年,成都金堂县建成了以“三园”(雷锋园、好人园、名人园)“一湖”(孝心湖)“三林”(诚信林、法治林、友善林)为核心景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第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是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夯实政治定力,始终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将服务群众与价值引导、群众心声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发挥正面宣传的激励作用,不断提高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提高政治领悟力、政策理解力,始终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提供高质量、有深度、有洞察力的内容。

二是充分大规模地运用媒体矩阵。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平台、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等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渠道,信息传播环境巨变使多种舆论力量重新赋权。必须充分理解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必须充分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是重塑生产流程,提升传播效能。主流媒体要强化精品内容生产,把握分众化、差异化传播需求,精准制作符合平台传播需求、内容适销对路、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切实提高传播效能。另外,我们还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媒体技术研发应用,在推动媒体智能化转型上持续发力。

第五,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第六,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级文化部门要努力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第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一是创新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方法。在传播技巧上,积极探索“陈情”和“说理”相结合、“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二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中餐、太极、京剧、相声等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引领新征程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