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伟大实践及基本经验
(一)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的伟大实践
1.重大要求一以贯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深刻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短短600余字,瞄准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成为我们党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全党迅速开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从月饼入手,从贺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节抓起,清理超标办公用房、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里的歪风”……持续狠刹歪风邪气,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坚持以上率下、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锲而不舍、步步深入,新时代作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研究部署,确保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刚3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再次强调中央政治局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202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审议《关于2021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和《关于2021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2022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202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会议提出,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这些举措无不彰显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的决心。
2.党内集中教育始终重视解决“四风”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把作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其中,让好作风化为自觉、深植于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指出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教育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学正风”等目标任务。党纪学习教育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促进党员、干部在正风肃纪中加强党性,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保证党的事业发展能够从群众中汲取无穷力量。
纵观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作风建设不仅一以贯之,而且层层推进、有序深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学习。
1.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第一,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二,党的作风引领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第一,突出作风建设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二,强调评判作风建设的标准在于人民满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第三,作风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方法指导。
3.构建作风建设系统工程
第一,抓牢思想作风建设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第二,突出学风建设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第三,保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勉务实是谋事之基,调查研究是成事之法,主动下访是成事之道。第四,重视和改进领导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第五,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要守住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4.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这是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因此,解决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不正问题,需要党员干部自觉地把加强党性修养同作风养成结合起来,以坚强的党性保证优良的作风。
5.作风建设关键是抓常、抓细、抓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作风建设“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6.抓作风建设要标本兼治
一方面,制度建设是对“四风”问题“治本”的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促进“治标”与“治本”的渗透与融合。通过扎紧制度笼子弥补“治标”的不足,力求使“治标”和“治本”形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使作风建设获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