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党员课堂】左鹏: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及贯彻落实(2)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坚定政治信仰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可以为人提供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支持,可以为人确立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可以引领人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政治信仰是个体或群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特定政治理念、政治制度、价值体系或权威对象的坚定信奉和执着追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我们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正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共产党人怎样坚定政治信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尽管顺应这个总趋势而阔步前行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尽管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所谓理论武装,是指用某一特定理论来教育引导个体或群体,使其掌握这一理论的精髓并转化为实践中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装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入系统地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决防止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坚决反对各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才能坚定“四个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才能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时代,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总政策,是党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越是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越是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党制定大政方针,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规划个人成长成才之路,都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

新时代,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坚决站稳政治立场。政治立场事关根本,是政党或个体在观察、分析与处理政治问题时秉持的立足点和根本态度。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这一立场贯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崇尚实干、勤政为民,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范璧萱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