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元史》中记载了理学家许衡的一个故事:某个炎炎夏日,许衡外出,看见行人纷纷到路边的一棵梨树下摘梨解渴,他却不去摘。有人问他,如今兵荒马乱的,这棵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吃呢?许衡回答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养成纪律自觉的过程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党章党规党纪为权力行使明确了边界。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的意识。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反之,如果背离了党性,缺乏对党纪的敬畏,作风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才能既纠治不正之风,又树立新风正气。
我们要深入研究党性教育内在规律,探索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把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和管理全过程。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二、做党章党规党纪的信仰者、践行者、捍卫者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巡视发现的问题触目惊心,主要表现在违反政治纪律、破坏政治规矩,违反党章要求、无视组织原则,违反廉洁纪律、寻租腐败严重,‘四风’屡禁不绝、顶风违纪多发”,“大量案例表明,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指出:“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如果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
我们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经常同党中央对标对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校正偏差,不打折、不变通、不走样,决不能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另外,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