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属政治文化范畴,它解决的不是一般性问题,而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行为的认同问题。当前,我们必须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理论宣传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理论宣传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理论宣传工作。...[详细] 时间:2014-12-12 09:34 查看:102次标签:连辑宣传工作群众路线思想理论
日本右翼大开历史倒车,挑战国际秩序,拒不反省侵略历史,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士均为之警惕。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是警示世人切勿重蹈覆辙。...[详细] 时间:2014-12-12 09:14 查看:38次标签:张敏彦国家公祭日日本右翼
国家公祭是最高层次的祭祀活动。不管从其意义的重大性还是从其现实的推广需要看,丰富其内涵,使其更好地与当下的社会和经济形态互洽,都是重要一环。除了有组织的悼念活动、鸣笛、针对性的影视宣传之外,国家公祭还应该成为全民国防安全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的追思增加安全...[详细] 时间:2014-12-12 09:14 查看:37次标签:徐立凡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负责的最好方式就是对当下国家与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负责。国家公祭被编织进历史与现实、外交与内政、民族与个体、国家与社会、区域与世界的复杂关系和张力之中,其意义纷繁,价值流变,激情与悲情互生。...[详细] 时间:2014-12-12 09:14 查看:47次标签:国家公祭日中日关系南京大屠杀
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绝不让历史重演,这就是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所在。...[详细] 时间:2014-12-12 09:14 查看:87次标签:罗援国家公祭日日本右翼
国家意识的培养、民族信仰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与影响中完成的。设立国家公祭日后,就会形成公祭的习惯,就可以警示国人对惨痛历史不犯遗忘症。对历史惨痛教训的遗忘和健忘,以及轻视和忽略,都是更大失败的开始。...[详细] 时间:2014-12-12 09:14 查看:87次标签:何建明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
李克强总理年内的外交收官之旅横跨亚欧,此访不仅有助于增进中国与往访国关系,而且对巩固和发展三个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激发合作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14-12-12 08:40 查看:22次标签:李克强亚欧行区域合作
在土地是主要社会财富的时代,贫富分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土地向特定人群不断集中。当土地集中由于人口增加而进一步加剧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民就会失去土地而变成流民,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发社会的失序。...[详细] 时间:2014-12-11 16:32 查看:91次标签:宫玉振治国理政军事力量人口增长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多边外交需要在继承已有优良传统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4-12-11 14:28 查看:89次标签:韦宗友多边外交国际关系国际事务
廉洁奉公、洁身自好、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政绩观的体现,也是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人民服务观点的现实要求。...[详细] 时间:2014-12-11 14:18 查看:80次标签:何雨政治生态党的建设廉洁奉公
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可以说就是一个观念的突破,一个理念的变革。邓小平发现改革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计划经济能给中国带来富强,他更相信企业家精神、更相信市场的力量,所以从1978年开始,中国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的这样一个道路。...[详细] 时间:2014-12-11 14:10 查看:422次标签:张维迎改革阻力既得利益者理念
内陆型文明、独特的政治体制使我们养成了以内政为主轴的执政理念。在当前社会某些问题突出的阶段,更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统筹内政与开展外交这两个大局如何积极协调,这在外交上形成我们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二分法思维。“战略机遇期”的提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大国无战争...[详细] 时间:2014-12-11 14:06 查看:91次标签:王义桅内政外交中国崛起中国外交
大国崛起是一个过程,崛起国的影响力也是由近及远地延伸。即使是全球化的今天,崛起国影响最大的地区仍是其周边国家。然而,由于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有正面和负面两种性质不同的影响,因此中国崛起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详细] 时间:2014-12-11 14:05 查看:91次标签:阎学通中国外交中国崛起国际形势
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多数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做,常常在作战间隙穿插进行,边行军边发传单,边走路边开党小组会。如今处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非常迅速,重大形势变化、重要政策出台、社会事件等,往往在第一时间就成为热点话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还要再...[详细] 时间:2014-12-11 13:29 查看:67次标签:程兵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力量政治教育
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与父亲相比,太过平庸,汗颜不已。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详细] 时间:2014-12-11 10:28 查看:47次标签:习近平习仲勋拜寿信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改革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通过立法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制度创新、引领改革发展,通过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4-12-11 10:19 查看:70次标签:刘倩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更是革命军人直面生死考验、坚守革命气节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深入持久的政治训练,在追求真理中浇筑,在血雨腥风中洗礼,在连天战火中淬炼,最终锻造出我们这支军队“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详细] 时间:2014-12-11 09:57 查看:64次标签:宋普选干部政治训练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在党内,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目光聚焦作风建设。除了风暴迭起的反腐外,习近平也更注重长期性、根本性的作风问题。年内,他两次到达河南,参加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要求全党把焦裕禄当“一面镜子”照照,查找自身的不足。而在10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详细] 时间:2014-12-11 09:39 查看:151次标签:领导人习近平民生与发展作风建设
“新一轮改革体现了历史维度、全球维度、现实维度。”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韩保江说,要顺利度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需要更大的改革勇气和智慧。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相信中国必将在改革之路上收获更多信心。...[详细] 时间:2014-12-11 09:38 查看:130次标签: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一带一路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的法治事业关键在党,构建中国特色法治文化也要注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详细] 时间:2014-12-11 09:35 查看:88次标签:钟奇江中国特色法治法治文化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