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可度方面,习近平主席获得国内和国际受访者的高度认可。国内评价方面,10分制下被评价分值达9分,是10个国家领导人中唯一评分值达到9分的领导人,排名二至四位的分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8.7分)、印度总理莫迪(8.6分)和南非总统祖马(7.0分)。综合30个国...[详细] 时间:2014-12-18 11:13 查看:64次标签:习近平国内国际认可度人民信心度排名榜
15年来,在外交权属于中央的原则下,澳门第一次享有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依法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在中央政府的授权和大力协助下,澳门特区与外国和国际组织方面的往来持续增多,为特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了空间。...[详细] 时间:2014-12-18 09:33 查看:43次标签:邹平学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基本法
政治的本质是政权问题,政权的关键是谁掌权的问题。就此而言,国体问题才是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民主只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根本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表面上看,多党竞争和自由选举使每个公民都有参选胜出的机会,因而似乎最能体现民意。但在实践操作中,竞选则是资源、财富、势...[详细] 时间:2014-12-17 14:04 查看:152次标签:田文林西式民主政治体制民主政体
临近岁末,居住证管理办法公开征意见,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可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享有的多项权利。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突破不断,配套改革正渐进式推进。一纸户籍不再成为身份羁绊,为社会释放的创造力量也将不仅仅停留在纸面。...[详细] 时间:2014-12-17 13:58 查看:98次标签:依宪治国新常态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户籍改革
总书记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每次都有提问。其中停留时间最长、听取讲解最多、提问最细的集中于“遇难者名单墙”“遗骨坑”“零散屠杀展板”和“日本老兵展板”,时间都在3分钟以上。...[详细] 时间:2014-12-17 13:51 查看:144次标签:南京大屠杀习近平侵华日军
中美两国究竟谁更具有吸引力?哪个国家会发展得更好?今后作此类比较的人会越来越多。对我们来说,仍要大胆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不搞西化。...[详细] 时间:2014-12-17 13:38 查看:151次标签:夏春涛两个“复兴”中国道路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我国传统治理经验的重新思考和合理借鉴。...[详细] 时间:2014-12-17 11:00 查看:125次标签:李文静国家治理历史文化
2014,注定在中国发展的编年史中成为极具特殊意义的一章。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无疑是始终贯穿全年的主题。...[详细] 时间:2014-12-17 10:56 查看:51次标签:深化改革元年依宪治国新常态
对任何一项智库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我们既要看显在的、可以数量化的指标,如研究成果被批示、采纳以及发表情况;也要看潜在的、难以指标化的社会影响与业内评价,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详细] 时间:2014-12-17 10:27 查看:62次标签:何绍辉智库研究国家软实力全面深化改革
在法治社会,法治一则要求全民参与,制定良法,二则要求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这两方面可以实现社会公众意愿的有效表达,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并对于法律执行的效果在心理上能够予以接受。...[详细] 时间:2014-12-17 10:25 查看:338次标签:王利明依法治国法治思维社会治理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选择和平发展战略,是为了更好服务于我国国家利益、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与此同时,也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详细] 时间:2014-12-17 10:18 查看:99次标签:中国和平崛起国际秩序中国方案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和遵行。...[详细] 时间:2014-12-17 09:51 查看:73次标签: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法治思维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这是《决定》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客观和科学总结。...[详细] 时间:2014-12-17 09:44 查看:93次标签:赖早兴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依法治国司法公信力
除了加强硬实力建设,还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文社科、新闻舆论等各个方面的软实力,都直接表现为话语权。因此,要把提高话语权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在全国营造良好的舆论和观念环境,使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和国际话语权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详细] 时间:2014-12-17 09:42 查看:61次标签:韩庆祥中国元素中国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决定的。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详细] 时间:2014-12-17 09:31 查看:269次标签:陈希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详细] 时间:2014-12-16 16:20 查看:489次标签:治国理政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
现代政治文明基本定型可以有一系列标志,不过有两个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一是认同性,即民众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性;二是有效性,即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关系有机化,外部治理有效化。当前与未来中国反腐败工作发展与这两方面都有直接关系。...[详细] 时间:2014-12-16 14:06 查看:260次标签:郑长忠政治新常态高压反腐国家治理政治文明结构
民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力量之源。根植于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克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保证,也必然是我们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取得成功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详细] 时间:2014-12-16 14:05 查看:106次标签:曹达华“民本”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16 13:47 查看:100次标签:于勇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执政能力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国策,为驻澳门部队建设发展和履行防务提供了科学指南。军区党委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指导驻军深刻认清驻防的重大意义,把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作为听党指挥的政治要求,在思想观念上立起来,在工作指导中深下去,在...[详细] 时间:2014-12-16 10:48 查看:75次标签:徐粉林一国两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