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虽有学术担当,也不乏人文情怀,却没有科学精神。比如,理学家们将“天地”解释为尊卑等级关系,宇宙万物也都有尊卑等级,如天冠地履、星空列阵、大雁成行、羊羔跪乳等都反映尊卑等级,然后依据“天人合一”论证三纲五常符合“自然之理”。...[详细] 时间:2017-06-16 09:22 查看:619次 标签:张分田科学素养立德树人学术担当
中国的经济离不开制造业,而制造业又离不开严谨较真的匠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详细] 时间:2017-05-09 13:28 查看:594次 标签:邓海建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职业操守
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营造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治理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需要深化大学治理架构改革。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构建责权统一、各尽其职的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特征的中国...[详细] 时间:2017-05-09 11:09 查看:524次 标签:吴朝晖一流大学高校建设创新发展
技术和人才是互联网产业突破性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传统行业的转型、产业融合的加剧、新兴经济的繁荣、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等,都急需相关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不断推进,同时需要具有新思维、掌握新技术的优秀人才。...[详细] 时间:2016-10-21 09:40 查看:375次 标签:王志强网络强国战略高校高新技术创新人才
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精气神”。在科普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对此的传播和普及,否则就会局限了科普的广度和深度。...[详细] 时间:2016-10-08 09:43 查看:727次 标签:袁于飞科普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人文精神
经费本应是与创新活动融为一体的“血液”,却因为一些不合理制度,成为困扰科研工作者的“血栓”。这次改革瞄准这些堵点,坚持问题导向,从“放、管、服、落”四个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细化落地的政策措施。...[详细] 时间:2016-08-02 10:02 查看:501次 标签:柯芰科研经费创新创造经费管理放管服落
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维护职业教育尊严,核心之举就在于重塑以教育对象为本、以教育效果为重的理念和原则。当前,职校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比较失衡,在多数关于“血汗实习”的新闻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所遭受的严苛对待,但却鲜见他们的抗议或反击。...[详细] 时间:2016-05-06 10:01 查看:415次 标签:刘采萍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职业学校
国际上的制度性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在起草、制定国际事务“游戏规则”中的发言权、决定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制度性话语权可分为三个层次:表达权、参与权和主导权。...[详细] 时间:2016-05-03 09:51 查看:380次 标签:周倩教育制度性话语权高等教育发展全球教育治理
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不断动态调整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让制度更加“清晰化”,划好科研经费的“底线”和“红线”,既是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的保护。...[详细] 时间:2016-04-26 10:02 查看:713次 标签:朱明科研经费科教兴国制度监管全面深化改革
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非常重视科研经费申请的预算管理。比如美国的绩效预算编制包括绩、效、预算三要素。预算要与业绩挂钩,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提出支出要求时,必须制定5年战略目标和年度目标,制定出一套能反映部门业绩的绩效指标,并定期提供长期战略规划、年度绩效规划以及...[详细] 时间:2016-04-25 10:12 查看:492次 标签:陈勇鸣以人为本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中,职称制度发挥着激励人才、集聚人才的作用,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意见》精神,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详细] 时间:2016-03-31 11:20 查看:406次 标签:吴江职称制度评用脱节制度改革创新驱动发展
除了政府部门要正本清源、求真求实,科研人员也要正确对待“帽子”,不要为了追“帽子”而迷失方向。毕竟,真理的发现,科研的突破,首先需要的是一颗宁静淡泊的心。...[详细] 时间:2016-03-31 09:10 查看:584次 标签:柏木钉人才计划科研评价科研人员人才成长
公众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从这个数据来看,目前支撑我国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还有些薄弱。别让全民科学素养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别让它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任重道远。...[详细] 时间:2016-03-18 11:39 查看:504次 标签:胡宇齐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公众素养科技创新
今天,我们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有条件有基础在科技创新领域谋求更大更多的突破。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出良好氛围,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导向,让专注于科研的人才充分涌动,让真正有意愿科研的人才坐得住、留得下。这是篇大文章,值得大家好好...[详细] 时间:2016-03-16 09:43 查看:424次 标签:田闻之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科研人才中国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时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于北京大学而言,就是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服务、支撑和引领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详细] 时间:2016-03-11 09:13 查看:533次 标签:林建华创新守正北大综合改革
南京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科研领域最根本的转变是,以问题导向取代论文导向,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从前人成果中提炼问题,从社会需要中寻找问题,真正完成科研导向的转变,聚焦国际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提升科研水平,锻造创新人才。...[详细] 时间:2016-03-08 10:48 查看:437次 标签:陈骏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科研转型
将缴纳科研经费和招生资格相挂钩,显然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高校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并适当提高导师的自主权,甚至可以考虑撤销大一统的研究生院,把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职能收回到各院系,以便减少行政运行成本,保障各院系、各专业的导师依据自身的特点...[详细] 时间:2016-02-29 09:09 查看:307次 标签:储朝晖交费招生逆淘汰人文学科科研经费
面对“民科”,如果一味地讽刺挖苦那些“不靠谱”的想法,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环境的建设是不利的。引导才是良性选择,努力从“不靠谱”的言论中发现闪光点,才是科学的态度。...[详细] 时间:2016-02-23 09:31 查看:360次 标签:郭朝晖民间科学家科技发展工人发明家人才培养
中国人才何时能在国际组织中长袖善舞?基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改进我国人才培育思路,主动为国际合作组织长期输送高水平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各层次专门人才,如精通国际规则、...[详细]
时间:2016-02-16 09:46
查看:1159次 标签:吴德胜千人计划国际组织人才
目前,学界存在一批投机于科研事业、缺乏科研成果却能靠“跑项目”成为“项目型”学者的人,严重影响了学术生态发展。我们必须杜绝这种投机思想,树立人人勤奋于科研、没有国家资助也要出高质量成果的正气文化,杜绝科研消费主义。...[详细] 时间:2015-05-07 09:35 查看:1092次 标签:尚虎平科研消费主义研究人员科研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