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从个人修养谈起

核心提示:许多情况下,不是成功的基础垮了,而是我们的精神垮了,不是前进的道路没了,而是指引前进的明灯熄灭了……美国前总统卡特进白宫的时候,记者采访他母亲,说你的儿子进入白宫了,你是否为此而骄傲?卡特母亲讲,我是为此而骄傲,但我也为另外一个儿子骄傲,我另外一个儿子仍然在种花生。这就是平民心态……道德修养有三个层次,一层是你为感人的事所感动,高一个层次是你的行为可以感动别人,更高一个层次是你为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而感动……

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就本身的内涵直接作出讲解。比如讲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感情。可以围绕这个内涵来讲。如果讲服务人民,就可以从理解“公仆”的含义开始,公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概念。那个时候,抓了很多俘虏,让他们管理公共事务,他们是公众的仆人。共产党接受了这个概念,做人民的仆人,服务民众。如果讲以崇尚科学为荣,话题就更多了,比如就从讲科技开始。首先看一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什么?得益于解放生产力,但解放生产力有穷尽的时候,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两个国家获益匪浅,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美国在高端,中国在低端,但低端是不能维持下去的。保证中国继续稳定发展,得依靠两样东西,一是制度创新,一是科技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怎样?不容乐观。几年前媒体披露百年来世界重大发明18项,其中美国人9项,英国人4项,前苏联3项,德国人1项,只有基因图谱吸收中国人参加,占了1%的工作量。美国评出了影响人类的20项重大发明,没有一项是中国的。是中国人不够聪明吗?恐怕不是。世界有两所大学对全世界有代表性的60个人种进行了非文字推理能力的测算,结果是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平均智商105,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平均智商100。中国人智商那么高,为什么没有原创性呢?这个问题可以讲得很多。

所以,要解读“八荣八耻”,我就考虑:大家不知道“八荣八耻”吗?都知道。“八荣八耻”,相关概念我们心中有没有?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怜悯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心中都有,为什么没能调动起来?知道“八荣八耻”重要,维持“八荣八耻”更重要。怎么保持永恒?这就涉及到修养问题。修养什么,才能保证我们认同“八荣八耻”?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今天想谈谈修养。

修养是个古老的命题,在古希腊神庙金顶上有句格言: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完善自己,更是修养自己。修养也是个大到治国、小到治家的命题。春秋时期楚庄王问谋士治国之道,三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修身。楚庄王说,我问治国,何言修身?谋士答,不能修身,焉能治国!《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也要从修身做起,修养也是有途径可循的。我们每个人在修养身心、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时候,都想找到捷径,捷径没有,但规律有。越是深奥的道理,其表现就越简单;越是优良的修养方法,其形式就越平常。佛教的达摩祖师面壁十年,没什么高妙的方法,是能够静下来思考和感悟人生和宇宙的道理。犹太教也有个故事,有个准备归依犹太教的人提出要求,谁能在自己一只脚站立的过程中把全部犹太教的道理都告诉我?犹太教的一位拉比讲了一句话,不要对别人做你所厌恶的事情。那么修养从哪里做起?杭州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宅第胡庆馀堂的中堂有四个字:耕心草堂。“耕心”两个字告诉了我们修养的途径所在。我的观点是:外修行为内修心。下面围绕着外修行为内修心讲十个修养。达成十个修养就是落实了对“八荣八耻”的认同和永恒。

修养一颗平静平和心

有了一颗平静平和的心,才能为自我心理调节和心态平衡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诸葛亮告诫儿子:非宁静无以致远。当今社会,我们确实有必要静下来思考人生最本质的东西在哪里。这方面有几点需要共同把握:

一是对人生规律要有正确的把握。必须认识到人并不总是走在平坦大路上,总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磨难伴随着,我们不能因为荣而忘形,不能因为辱而彷徨。成功和挫折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希望。许多情况下,不是成功的基础垮了,而是我们的精神垮了,不是前进的道路没有了,而是指引前进的明灯熄灭了。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人生的基本规律。

二是对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有客观公正的定位。一般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很高,当社会对自己的认定没那么高时就发生错位,错位的结果往往是失去自己。中国是官本位的社会,往往官多大就意味着你的价值有多大。都这样看,就容易发生心理扭曲。做每件事都有道义价值和功利价值,并非给你荣誉给你官职才能体现出来。像两弹元勋邓稼轩、钱学森,不给他们荣誉,他们的价值仍然存在。我做了事情,不给我荣誉,我做了该做的事。认识到这点,心理就不会失衡。

三是对社会要有正确的认识:绝对的公正公平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仍然没有。所有的公正公平都是相对的。一次,几位画家讨论公正公平问题,说中国国画与西方油画定价相差悬殊:凡高一幅画卖上亿美金,而张大千一幅画只卖几千万人民币。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国画“三多”:画家多,作品多,作假多;有说国画勾勒用时短,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可以出一幅,而油画则费时长,一幅画需要用几天、几星期甚至几年时间;还有人说是因为国画写意、油画写实。我认为,“三多”不是根本原因。在欧洲,也有赝品,也有街头画家。国画画的时间短,但胸中酝酿的时间长。写实写意就更不是问题,古代有幅画叫“深山藏古寺”,画面上是一个小和尚在山下挑水,没有画山中寺院,但谁都不会怀疑山中有寺院,国画给了人充分的想像空间和余地。那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在于游戏规则由谁来制定。当今的文化中心不在中国,而在欧美,世界的通行规范基本都是由欧美人主导制定的,由别人主导制定的往往对我们不公平,但我们必须与之共舞,否则就会出局。当我们认识到社会的游戏规则时,心理就不会失衡了。因此,这是人生最基础的修养,也是建设我们道德价值尺度的开始。

修养爱心、宽容、责任

我们要修养爱心、宽容和责任,以美好的行为去改善和净化周围的社会环境。

“八荣八耻”里讲到互助问题,要做到互助,首先要有爱心、侧隐之心、宽容和责任心,这很重要。六十年前,胡适先生讲过这样的话:中国人有三大毛病,缺少爱心、侧隐之心,不能见义勇为,贪生怕死。我认为,这三大毛病到今天也没解决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几点。

第一,把自己变成一个美的传播者,必须修养美好的心灵和易感的心态。要能够为感人的事所感动。假如心是麻木的,再美好的事情也不能被感动,我们也就不能成为感动别人的人。感人的事处处有,只是能感人的心不一定常在,惟有能感人之心,才能做感人之人。也就是说,周围很多事情可以感动人,关键看你的心灵是不是易感。古人讲,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当流泪可以净化心灵时,未必不是一种修养的方式。一个宁静的心灵是感悟的前提。一般来说,进入文学艺术领域的崇高和博大,往往把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社会生活是平凡的,因为文学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把生活中最质朴的东西凝结起来给我们看,因而感动了我们。当我们进入生活的时候,那就靠心灵去感悟,这点很重要。

第二,善应该在我们的心灵之中。一个人心中充满着善良,就不会产生邪恶,充盈着责任感就不会麻木和懈怠,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只有我们承担起帮助困难者的责任,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才有人承担起帮助我们的责任。人人都做清流,才能改善邪恶,这也是“八荣八耻”提出互助的底蕴所在。有个佛教小故事,有个行僧向禅师请教为人之道,禅师带行僧下到地狱,看到很多饿鬼,每个人面前一盘美味佳肴,但因为使用的勺子一米多长,怎么吃都吃不到嘴里,饿的哇哇直叫。禅师又带行僧进入天堂,看到同样的条件,但每一个人都舀起自己面前的美味佳肴送到别人的嘴里,人人都这样做,人人都吃到了美味佳肴。这就是互助的结果。

社会上有一种贿赂心理。什么叫贿赂心理?比如说给领导送红包请领导帮忙办事,他收下了而事情没有办成,或许你会认为这个领导帮忙了,只是其他人在中间捣了乱。但如果他不收红包,你出门就会骂他:这家伙压根就不想帮我忙。报纸上登过一个消息,说有个小伙子带着母亲到医院开刀,医生没有收他送的红包,他说,你不收,拿我母亲练刀呢!不开刀了!你收下了,就开刀!这也是贿赂心理。所以,社会风气的改善,绝对不是道德先行者独立完成的,必须所有人都要参与其中。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讲过一个观点,在所有的人都获得自由之前,没有人真正的自由;在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之前,没有人真正的幸福。这就是共同努力的重要。

第三,每个人都有责任抨击不良现象,更应当身体力行。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力量绵薄而失去做的动力和决心,只要做了,总会产生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讲过,一根稻草可以压趴一头毛驴。为什么轻轻的稻草把强壮的毛驴压趴了呢?原因很简单,这根稻草是在临界点放上去的。你的力量是一根稻草,我的力量是一根稻草,合起来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一个医学院老师给学生讲过《拯救小鱼的故事》,很有启示,这里我复述一下:一个暴风雨后的早上,一个人到海边散步,发现很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困在浅水湾里,尽管近在咫尺但回不了大海。这时,他发现一个小孩不停地拣起小鱼扔到海里,就忍不住说,这里有千万条小鱼,你救不过来。小孩说,我知道。那你为什么还去做呢?有谁在乎呢?小孩拣起一条小鱼说,这条在乎。又拣起一条说,它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小孩不停地拣着说。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对同学们说,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如何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的,你们可以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再不一样,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做和应该做的。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些互助的事情,只要做了,总会产生作用。

第四,大事对人是一种检验,只有小事才构成修养。一个人一生经历中是大事的事不多,更多的是小事。我们修养的过程最终要形成一个成熟的理念,以此指导行为。我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理念成熟的重要。现在宣传典型时,往往以做好事的量来证明典型的境界。我认为,做好事的量是证明一个人向更高道德境界迈进过程的决心和动力,而他本身不是境界。如果仅以量来证明,可以导致一部分人做秀。有个小幽默,说的是小学老师问一个小同学:你今天上街做好事了没有?小同学讲:我送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小同学补充了一句:其实啊,老奶奶不想过马路,是我硬把她送过去的。这样的做好事,就异化了学雷锋,这就不是境界,是做秀。一个人在做好事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好事,这才叫境界的成熟。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