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5)

核心提示:如果2009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的重点则是促转变,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从制度安排入手,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二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三是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010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

 第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采取的那些宏观调控政策还要不要继续执行呢?首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不变,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次,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做必要的微调。总体来说,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有些属于非常条件下的非常措施,但必然会向正常状态有序平稳过渡。

第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部分讲得比往年都细。

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快体制创新,为扩大居民消费提供制度保障。大家要清楚,哪些收入是保障。加大资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这次特别提出要按照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抓紧研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想思路,提出改革的目标、步骤以及政府的措施。

从收入的角度讲,国家、企业、个人各占一部分,这几年,国家这一块儿的比例在增大,企业这一块儿的比例也在增大,而居民收入这一块儿所占比例却越来越低,所以要想提高消费,得先提高收入的水平,这涉及到一系列社会改革和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扩大消费还需要有相应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还要继续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12月9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常务会议,这个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完善促进消费的各种措施,对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等一些具体的政策做了新的规定,哪些延长、哪些宽松,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看报纸。

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就是四万亿投资里面的项目,另外还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还要加强和改进投资的管理。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在应对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周期,重点方向是城镇化的推进。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是我国的城市化率,新中国成立初大致是10%,1978年改革开放初上升到17.9%,2008年上升到49.7%。相应地,农村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的89.4%到改革开放之初减少到82.1%,2008年一下减少到54.3%,但农村人口毕竟还是占了一半多,城镇人口就是40%多。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一般在60%,发达国家80%以上,甚至90%以上。这样的话,今后十年如果每年城镇人口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特别讲到四方面措施:其一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力度;其二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的消费,抑制投机迅猛增长;其三规范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盘活住房租赁;其四继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关于城镇化和房地产大约用了半页纸的篇幅来详细地做了说明,往年也会提到这些问题,但没有今年说得重、说得多、说得具体。

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新材料、新医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网络、空间利用开发、海洋开发、地球开发等新兴产业。

在筹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召开座谈会讨论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座谈会上总理也讲了这样的几个方案,总理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出发点,把科技创新的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挑战,我们要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之路。

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现在服务业对人民生活来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服务业也给予很重头的部署。服务业还涉及到扩大消费,积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增加功能,优化结构。

关于服务业的发展还提出“三个面向”:其一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图书馆、体育等产业。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市政公用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其二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文化创意,促进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有机互动的发展;其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完善科技、信息和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还要促进服务业规范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要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投资、税收、用地和价格,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服务业的部署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详细。

进一步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四个要点:其一切实加强改善政府服务,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重点扶持小企业、微型企业,专门给予土地优惠;其二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其三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第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三农”是这几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在正常的年份下,在部署新的一年经济工作的时候,“三农”往往是排在第一的。这两年忙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现在又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点,所以结构调整、“三农”这两个方面的部署就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了。

“三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我国经济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率先复苏,我国的物价能够保持稳定,这些都是因为农业的稳定及粮食的增产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物价统计中粮食、食品占了重要比例。

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是8900亿斤,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前6年,围绕着九千亿斤上下波动,没有重大突破。1996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一万亿斤,1997年略有一点儿回落,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一万零二百四十六亿斤。1999年也是一万多亿斤。这就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的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

但没想到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耕地、好地减少,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2003年秋天传来粮食大幅度减产的消息:8600多亿斤,这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低的粮食产量。从2004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做出规划,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粮食产量开始逐步回升,到2008年回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一万五百亿斤。2009年的粮食产量公布出来的数据可能会更高。这样就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的连续六年粮食丰收,这为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率先复苏和物价的稳定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10年的粮食产量仍然是我们关注的,要继续全力夯实粮食的基础。

第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经济改革主要是七个方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环保收费价格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居民收入的比重;深化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改革。

第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第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努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报告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起草人之一,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