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前景分析(3)

核心提示:目前美国的私人消费不好,私人投资不好,政府公共开支不好,要靠出口,靠新能源革命来拉动经济复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美国都将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他希望中国能拉动他,直到他调整结束为止。我们把我国前30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叫旧模式,未来30年将是新模式,新模式应以内需为本,最大的挑战就是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去年美国GDP增长是负2.4%,而美国也只有在今年一季度是正3.5%的增长。经过此次危机重创以后,美国人的消费行为是有变化的,现在美国人的消费更多的是根据收入和储蓄消费了,在借贷消费方面变得非常审慎。这就意味着未来美国的个人消费会比过去缩水。

有学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企业在繁荣的时候,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赚钱最重要;在衰退和危机的时候,其目标是负债最小化,活下来最重要。这就说明在衰退和危机期间,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变得非常悲观和审慎。即使美国的利率接近于零,但企业还是轻易不借钱。2010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2.5%,国债的债务率是93.6%,都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欧盟有一个财政的纪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国债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因此格林斯潘说美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临如此重大的财政危机。日本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是9.4%,但日本的国债债务率高达229%,远远高于60%,因此日本的债务率是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现在只有中国还是比较好的。目前希腊是欧盟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它倒下去,那么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下一个倒下又会是谁?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英国的情况都很糟糕,这几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随时倒下去。现在在欧洲一些国家不是政府刺激经济,而是政府怎么救政府,所以就要紧缩财政,如果私人不敢花钱,企业不敢花钱,政府再不敢花钱,那么谁花钱?谁都不敢花钱,就意味着需求缩水。

奥巴马说,未来的五年,美国的出口要翻番,要为美国创造两百万个就业岗位。然而私人消费不好,私人投资不好,政府开支不好,而美、日、欧的需求都在缩水。如果蛋糕在缩水,而美国却要切更大的一块,那必须有人让出更大的一块,可谁会让出呢?另外,美国靠什么让出口翻番呢?大家知道美国是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策源地,美国的创新情况怎么样呢?在危机前的2006年,美国发明专利最多的是网络和电讯。美国IT革命的制度准备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而它的技术储备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从军事研发开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被日本企业和德国企业一个一个赶到海里去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结构性的调整必须首先要有制度结构的调整,而这时美国在制度上做了几件事。一是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税负。当时美国的理论就是企业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进行投资和研发,才能和日本、德国的企业竞争。二是大规模取消和降低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也就是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用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大幅度减少政府对教育和社会福利的开支,大规模增加政府对军事研发的开支。军事研发和企业研发不同的地方在于,军事研发是没有成本约束的,一直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为止,而企业研发是有成本约束的,太贵的话一般企业搞不起。四是每年都出台若干个法案,鼓励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整套改革从1980年一直推行到1991年,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这套改革制度,美国会不会有IT革命。当欧洲和日本要大规模增加对IT技术的投资时,美国人说了一句话:太晚了,制度软,环境硬,不是有钱就能投资出来的,之后美国迅速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然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美国面临着重大的结构失衡。美国需要大规模减少企业的税费,这样一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就大规模的上升。美国要解决为财政赤字融资的问题,就大幅度提高利率,吸引全球的资本流向美国。但大幅度提高利率导致美元大幅度的升值,美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美国财政项目的赤字大幅度的攀升,美元太强了,所以美国的竞争力就弱了。到1985年的时候再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所以这时必须要有人为美国结构失衡买单,可谁来买呢?从1985年一块美元对250块日元到1987年一块美元对120块日元,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为美国结构失衡买了单。1990年3月在美国进入IT革命和创新浪潮的时候,日本却陷入了经济的停滞,一直到今天都翻不过身来。

新兴的科技领域在美国专利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呢?生物技术只有1.87%,污染和废物管理技术只有1.02%,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只有0.17%,在美国发明专利的比重中这几个代表未来新兴领域的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储备比例很低。实际上这一轮经济全球失衡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到2000年上半年,IT泡沫破灭是2001年,也就是IT革命和IT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IT泡沫破灭以后重新开始新一轮的金融泡沫和楼市泡沫,一直到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

过去的十年,美国在技术创新上有严重的忽略或者叫重大技术创新的间歇期,所有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都是20%的负增长。在这个间歇期中产生了OECD富国制造业。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一年,高技术制造业是持续下降的,低技术是持续下降的,而中低技术和中高技术是稳中上升的。在缺少重大技术突破的期间,传统竞争的优势是上升的,而新兴产业领域是下降的,因此去年下半年我们到美国调查研究时发现,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又开始像IT革命那样圈钱、烧钱了,几千辆电动汽车,恐怕若干年都很难盈利,但是一上市就能圈到20多亿美元,开始炒作新能源的改革,要引领新能源技术和产业未来的发展。我看到一些一流的美国跨国公司从现在起就盯住中国了,希望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的需求中再次出现井喷,拉动美国新科技领域的发展。铁矿石从2003年以来价格平均每年上涨40%,今年可能会上涨80%。长期以来,铁矿石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的,铁矿石的价格指数是持续下降的,为什么现在就成了香饽饽呢?因为谁都没想到,从2003年开始铁矿石的需求会出现井喷。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的私人消费不好,私人投资不好,政府公共开支不好,现在要靠出口,要靠新能源革命来拉动美国经济的复苏,而且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美国会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他希望中国能够拉动他,一直到他调整结束为止。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提交美国国会的一篇报告中谈到,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的失衡,美国和中国应当分别为全球失衡承担一半的责任。美国是因为消费太多,中国人则因为储蓄太多,美国人因为进口太多,中国人因为出口太多。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在于中国特定的制度和产业政策,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太大。

从1948年到2008年的60年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0.9%上升到8.9%,美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21.2%下降到8%。美国的出口在过去60年里大幅度下降,但美国工业的增加值占全球增加值的比重在过去60年里却稳中有升。虽然美国出现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进入后工业化,但美国的制造业和工业在世界的比重和竞争力在今天来讲并没有被明显削弱。竞争力并没有削弱,为何出口却大幅度下降?美国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形成了大量的资本向全球投资和分布,也就是说,从美国本土出口的东西并不多,但从全世界出口的美国企业的产品和增加值却是巨大的。实际上,美国建立起来的是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而不是从美国出口。去年我国贸易顺差是1961亿美金,但我国加工贸易的顺差是2647亿美金,也就是说中国出口顺差很大,但顺差再大也大不过加工贸易顺差。而加工贸易主要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产品的价值链,跨国公司把关键技术研发放在欧美,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放在日韩,把一般零部件的生产放在台港澳,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工序和环节放在中国。两亿中国农民工和国际资本结合,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这部分产生的顺差是大于我国总顺差的,而这部分的贸易顺差属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美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的高技术贸易顺差是491亿美金,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地方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顺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表明,1995到200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95%是加工贸易,90%是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相当一部分是美国在华投资后生产后返销美国,但顺差是算在中国账上,而实际上是美国在华投资的分公司和美国在美投资的总公司之间的贸易。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是什么。200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占的比例是14%,而美国对华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只占11%。我就问美国政府官员,难道你们仅仅是农业国吗?难道你们就不能对中国出口你们的优势产品比如高新技术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有参议员要求中国进一步扩大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那么究竟是美国四五百万美国农民的人权大,还是中国五六亿中国农民的人权大,难道为了那四五百万美国农民的利益,就要牺牲中国五六亿农民的利益?现在我国进口美国大豆已经造成我国大豆全行业的亏损,难道今后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我们都吃美国人生产的?那中国的农民怎么办?

中美贸易不平衡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是伪问题,完全站不住脚。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个官员在一次公开的论坛中跟我对话时自己承认,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