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形势展望
第一,看一下宏观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而“十一五”最后一年是上升周期的第一年,整个“十二五”时期都处在上升期的运行之中。经济发展基本上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现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个发展周期的第一年。如果调控不好,可能到2013年就结束上升,调控的好,有可能延续到2015年以后。我们的看法是,新一轮的十年周期正在开始,因此分析“十二五”宏观经济形势关键是看周期背景。
我们看一下世界经济形势。欧美日经济都是下降趋势,中国是水平式的平均增长,这种情况下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会紧缩。我认为今后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比前30年9.9%的增长速度减少2%到3%,也就是7%左右。接下来30年的紧缩是台阶式的,大致以十年为一个台阶,特别是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下降。“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大致是9.4%,“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可能是8.6%。
从内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有几个主要因素没有发生变化。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还没有结束。国外经济都有一个长周期,一般是30到50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研究认为,推动经济长周期增长的因素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就中国经济而言,我认为最近这一次经济发展的长周期从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个周期大概有50年,已经走了30年,因此中国经济还能繁荣十多年,然后可能会出现增长速度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本身的城市化、工业化、服务化、国际化、信息化还在加强。我着重讲一下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虽然我国信息化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我国信息化在世界已经处于领军水平。现在我国是13亿多人口,美国是3.1亿人口,而我国的网民有4.1亿,是美国网民人数的两倍,所以互联网、物联网都得向亚洲、向中国转移。就信息化公司来讲,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型企业,推动中国股市创业版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国内资本,虽然我也认为其中有一定的结构性泡沫,但因为推动的资本结构不一样,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我认为中国的信息化远没有结束,特别是3G、4G的发展在加快,手机、电视、电脑都在互联化,所以下一步革命性的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由于人口增长的减少,中国很快就要面临人口红利期的终结,但我认为“十二五”时期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而且中国不再只靠劳动力带来经济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力资本在增加。城镇就业人口在增加,农村就业人口在减少,出国留学人员在增加,回国人员也在增加,而且不仅是中国出去的人回来了,连很多国外的人才也到我国来了,这就形成了此次经济危机后中国人力资本急剧膨胀增长的局面。现在中国整体从业人员是7.8亿,整体来看,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