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必须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真信,才能真学、真用;只有真信,才能挤出时间学习。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到底该怎样学呢?根据我的经历,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二是要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放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去考察,要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三是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既要反对轻视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又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倾向。四是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这方面的学习同加深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朱铁志:要具备科学的学习态度,必须走出三个观念误区:一是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以博古通今、饱学之士自居。号召他们学习,首先遇到的就是不冷不热的抵触情绪、马马虎虎的应付态度。二是混淆工作、学习界限,模糊读书、实践差别,以经验主义代替系统提高和终身学习。简单地把学习、工作截然分开,以为求学阶段主要是学习,工作以后主要是实践,甚至明显存在以工作代替学习的倾向,认为工作就是学习,是向实践学习。这种看法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都使人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长期停留在感性实践的经验主义层面,提高个人素质和水平,乃至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无从谈起。三是降低人生定位,疏于境界修养,热衷消遣娱乐。其表现是境界不高,气象不大,胸怀不宽,趣味不雅。种种机缘使他们走上现在的岗位,小心固位即可,不需青灯黄卷再费苦力。从未想到党和人民有嘱托,事业发展靠本领,一日不学自己知,两日不学他人知,三日不学人人知。凡此种种,都是学习的天敌。对待学习,关键是要有一点硬指标、硬办法、硬杠杠,在内力之外强加一点有效的外力,使其必须学习,否则乌纱不保,地位难继。
严书翰:当今世界,教育已经成为终生教育的概念。这是大家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持之以恒地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作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要把持之以恒与急用先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当然,我更推崇的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关系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关系到个人、群体乃至民族事业的成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对“文盲”重新定义,认为今天和未来的文盲决不是没有知识或没有学历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
姜辉: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能停留于一般性的学习,要有党性和领导责任所要求的学习态度。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并将其潜移默化为自己工作、生活的支柱和动力。通过学习,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真谛,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视野宽广,胸襟开阔,把学习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如果每个党员和干部的学习都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学习成为全党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党的面貌必定为之一新,党及其领导的事业必定欣欣向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