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差异性特征,用“四分法”分类指导
我县各级各类党组织526个,党员9259名,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层次不同,类别各异,差异较大,一套通行的指导办法很难适应实际需要,必须实行分层引导、分类指导。为确保各类别、各层面党组织和党员踊跃参入、跟进步伐、各取所需、学有所成,我县采取“对象分层、内容分类、载体分块、考核分级”的“四分法”进行分类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1、对象分层,突出科学性。基于领导是关键、组织是基础、党员是主体的基本定位,按照城乡党委(党组)党支部的类别和党员及干部所处的岗位、所从事的工作、所履行的职责不同,分为科级以上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城镇社区、企事业党员五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相近、相适的学习要求,这样能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需求有机结合,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内容分类,突出实用性。按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以“两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形势政策)、“两类知识”(文化科技知识、业务工作知识)和“一个经验”(成功实践经验)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学习内容,将“两个基本”作为必学内容,“两类知识”作为选学内容,“一个经验”作为应学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必读篇目的同时,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实用和需要、需求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
3、载体分块,突出操作性。为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变“虚功”为实绩,我们根据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特点,科学地设计策划出“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分类指导的目的。一是在各级党委(党组)中开展“一个班子一个龙头”主题活动,坚持把“龙头”舞起来。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自学、带头听课、带头宣讲、带头调研、带头撰文。二是在党支部中开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实践活动,着力使“堡垒”强起来。重点加强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制度和阵地四项建设,做到党员活动有阵地、学习有平台、工作有计划、奋斗有目标、发展有希望,推动党支部建设科学化、工作制度化、履职规范化,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的集体,战斗的“堡垒”。三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立足把“旗帜”竖起来。针对机关、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党员,分别设定了具体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中开展“五个一”(每半月参加一次集体学习、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季听一堂党课或专题报告、每半年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学习培训)和“五比五看”(一比党性意识,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二比奉献精神,看服务意识是否增强;三比业务水平,看工作效率是否提高;四比工作业绩,看任务完成是否出色;五比社会评价,看群众反映是否满意)活动;在学校党员和干部中开展“三爱”(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岗敬业)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五联五帮”(联系一个村民小组,帮综合管理;联系一项主导产业,帮规模发展;联系一户困难群众,帮发家致富;联系一个热点问题,帮化解矛盾;联系一名积极分子,帮成长进步)活动;在城镇社区开展“五联五帮”(联系一个小区,帮综合管理;联系一个困难对象,帮解决困难;联系一个热点问题,帮协调解决;联系一名积极分子,帮学习进步;联系一名帮教对象,帮教育转化)活动;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三为三谋”(为业主谋良策、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利益)活动。这些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白了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4、考评分级,突出针对性。按照注重实效、以考促学的原则,根据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党委、企业、社区、农村六种不同类型单位的党组织不同的特征,设定不同内容的考评细则,进行分级分类考评。考评坚持从实际出发,确保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县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县学习办负责对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党组)的考评工作,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的组织体系,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考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